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冀中的地道战》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中的地道战
- 资源描述:
-
1、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1. 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正确读写“侵略、堡垒、妨碍、隐蔽”等词语。2. 学习速读的方法,练习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知道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l 重点练习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l 难点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读懂课文,画出地道结构平面图。1. 字词教学。本课词汇丰富,朗读时不容易上口,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初读。初读课文,要提醒学生学会默读,学会浏览,学会一目十行,学会抓住关键句段,读后说说主要内容
2、。再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圈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检查自读课文时要注意正音,“略”是边音,“侵”是前鼻音;“侵略、堡垒、妨碍、隐蔽”等词语,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句子理解其意思。2. 阅读理解。初读课文,练习速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再读课文,读懂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理清全文脉络,弄清楚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可以运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根据五年级的阅读要求,要联系全篇,充分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3. 表达运用。课文从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及地道的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冀中地道战做了高度评价,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
3、强的斗志。教学时要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1. 预习提纲(1) 初读课文,默读浏览,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2) 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 回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4) 思考: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2. 多媒体课件(1) 关于作者周而复的资料。(2) 地道战的图片资料。l 教学课时2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正确读写“侵略、堡垒、妨碍、隐蔽”等词语。2. 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一、激趣导课。1.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带大家参观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既不是壮观辉煌的
4、古代建筑,也不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但它同样体现了中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这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战争遗迹冀中地道。2. 介绍冀中地道战的时代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具体一点说就是 1942 年到 1944 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 地道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3.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我们继续练习速读。
5、今天要告诉大家,我们可以试着抓住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子体会,比如第一句话。紧紧扣住本单元训练重点,练习速读课文的方法。在学生翻开课本前,提示学生注意速读方法。二、检查预习。1. 板书课题并提问。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冀中”是什么意思?在预习中你是怎样理解的。(经过查字典我知道“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冀中”是河北省的中部。)当你看到“地道战”三个字时,你想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我想的很多,主要是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地道”是什么样的?怎样“战”的呢?“战”的结果又如何呢?)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突破口。2. 出示本课会写字,读一读,写一写。侵
6、略 筑 堡 党 丘 妨 蔽 陷 拐3. 初读课文,概括各段的段意。全文共 8 个自然段,教师组织学生朗读,然后分小组讨论,概括各自然段的内容并板书。第 1 自然段:介绍当时的情况。第 2 自然段:地道战的产生。第 3 自然段:概括介绍地道战的规模和作用。第 4 自然段:具体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结构特点。第 5 自然段:详细介绍地道的出口。第 6 自然段:介绍地道怎样防火、防水、防毒气。第 7 自然段:介绍地道里的联络方式。第 8 自然段:介绍地道战的历史意义。4.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分层、概括层意。1.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创造了地道战;2. 地道的式样和特点;3. 利用地道对
7、付敌人的进攻;4. 地道战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请同学们将这四句话作为分层的依据,把 8 个自然段分成 4 层,看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划为一层。(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地画出分隔符号。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同学们还记得预习后提出的 4 个问题吗?刚刚划分的 4 个分层,对这 4 个问题都做了回答。(教师指着课件上的 4 句话,复述同学们提出的 4 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地道” 是什么样的?怎样“战”的呢?“战”的结果又如何呢?)5.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通、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对课文内容进行段落分层,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8、。三、总结谈话。这节课,我们不仅读通了课文,还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地道战的结构和作用,作者又是怎样介绍清楚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第一课时的结尾,教师出示下节课需要研究的话题,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既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延伸,又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课外,他们会在课后思考下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学习动机被唤醒,从而真正做到主动学习。第 2 课时课时目标1. 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质疑问难、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理解课文,体会地道战的智慧。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地道的结构、作用等介绍清楚的。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找 4 个同学按照上节课的段落分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