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人谈读书
- 资源描述:
-
1、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课题古人谈读书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 课时教学目标1. 会认“矣、耻”等 3 个生字,会写“耻、诲”等 9 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3. 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教学重点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2. 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2、导入()分钟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 2)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古人读书的小故事引入本课,引起学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 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板书:古人谈读书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出示课件 3)生的兴趣。】。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出示课件 4) 1.师范读正
3、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好学是知也识2. 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3. 大声朗读课文。4. 指名读。5. 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5)1. 小组讨论,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部分的意思。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2.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对这三句话的解释,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方面介绍的?【设计意图:在师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并理解重点字的意思,然后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这两部分生总结,汇报板书
4、:(一)1.谦虚2.求实3.勤奋 3.读第二部分,试着根据注释翻译课文。思考: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生总结,汇报板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的内容,并进一步探讨这两部分所蕴含的学习上的态度和方法,使学生尽快掌握主要内容的同时还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可谓一举两得,四、拓展。(出示课件 6)学习了这两部分,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所欲言,师进行指导)五、作业1. 背诵这两部分。2. 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设计意图:拓展这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个环节,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并对自己的学习有所指导。】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拼音,写词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bchxiwn( rnbj
5、un()。不用心 sngd()对我们来说 q 间?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b),每个教育者都要 hush()浪费时,】3.2.三、1.3.随意二、1.智慧2.说诲人不倦诵读岂不是参考答案:一、不耻下问)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既有学习方法,又有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3.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三、对号入座。)2.余尝谓()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2.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文意。3. 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
6、图导入() 分钟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 8)1.谁来说说论语三则的意思?【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有2.朱熹的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了介绍,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我们学习第三篇文章。这是曾国藩对读书人的要求。利于夯实基础,并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出示课件 9)【设计意图:以自学为主,通过自学把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降低文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1.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师补充:恒:恒心自足:自我满足2
7、.朗读课文,划分节奏。划分指导:我们在划分节奏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完整的词划分开来,要保持词语的完整新课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教学()分钟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试着解释意思。三、细读课文,深入把握。(出示课件 10)1.默读课文,思考:读书人对读书有什么要求:生读课文,总结并汇报:板书:有志有识有恒2.再读课文,思考:读书为什么要“有志有识、有恒”? 生总结,汇报板书:有志不甘为下流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有恒恒心,不放弃,能成功3.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出示课件 11)师加以引导,生汇报板书: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出示课件 12正面: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