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_即景
- 资源描述:
-
1、习作:_ 即景教学设计1.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出具体变化。2. 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3. 学会描述景物的形态、色彩、大小及动态变化,展开联想,以优美的语言写出景物的神韵来。l 重点明确立足点,明确景物的方位和写景的顺序。l 难点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景有情。1. 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抓住它们的特点,才能把景象写得真实,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所以同学们在确定好描写对象之后,一定要认真观察,切实把握景物的特点。2.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在写作时,一般来讲,如果写一种
2、自然现象,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如写“观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如果写一处自然景观,可按空间顺序来写,如“窗外即景”,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3. 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为了把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联想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出的景物深深地感染读者,给人美好的感受。l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l 教学课时3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抓住景物特点和变化来写出具体变化。2. 帮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 同学们,又是一年春始时,不知不觉中,我们
3、又步入了春的怀抱中。北方的春脚步虽然迟缓一点,但却怎么也阻挡不了春的消息,想必细心的同学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春的影子了。2. 看得出同学已是迫不及待地想汇报自己眼睛里的美景的气息了,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3. 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4. 过渡。自己的心中既然承载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是不是要把它们表达出来呢?那么就让我们大胆地来“我手写我心。”在轻松的谈话中让学生认识到:用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记录下最美的风景,将是一件快乐的事。二、巧设案例,抛砖引玉。1.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看到美好的事物,总会心存感动,然后想把这些话表达出来,写成文章。下面老师就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请
4、同学们大胆发言、提出建议。2. 屏幕出示例文,引导学生集体评议,从而能够感悟优点,并指出缺点,由此复习已经学过的习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 老师和学生集体反馈,并再次明确写景文章的注意事项:如,书写需要工整;表达要有条理性;叙述要生动具体,以及标点使用要得当等,从而请学生注意对文章的反复修改。4. 回忆写景文章要求:既然同学们已经练过写景作文,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学生自由讨论)要按一定顺序、色彩变化、声响、形态变化等来写文章。5. 分析。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一定的顺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顺序描写有什么好处呢?(板书:脉络清楚)6. 过渡回忆。除了按一定的顺
5、序来写外,我们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哪些属于景物的特点呢?7. 讨论。景中有人、景中有情,如何把景写生动? 板书: 颜色形态气味声音大小 8.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呢?我们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去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才能把所描绘的事物写得灵动、鲜活。9. 通过以上分析与总结,巧妙地引出本次习作的要求:(1) 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移步换景)(2) 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形;既要写它的
6、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引导从学过的古诗中感悟)(3) 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发挥想象要适度,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空想来写。(4) 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5) 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6) 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巧设案例,让学生明确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并注意景物的动态的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三、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834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