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真题卷(一)及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期末 真题卷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期末真题卷(一)(用时:90分钟 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运用。(112+8=30分)1.下面句子里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她是来要相片的。 A.yo xing B.yo xing C.yo xing D.yo xing 2.出现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A.庄稼 重整旗鼓 B.违坑 左故右盼 C.灌溉 山崩地裂 D.驾驶 无缘无故 3.给下面句子括号里选填词语,正确的是( )经过顽强 ,陈星练终于站在领奖台上。A.拼搏 B.搏击 C.搏斗 D.肉搏4.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两个中队齐头并进,双双完成了任务。 B.黄河奔流不息、百折不回、源远流长。 C.这条道
2、路可以通往四方,真是通情达理呀! D.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具备呼风唤雨的能力。 5.在小字辈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时,可以用到( )来评价小字辈。 A.挑大梁 B.开绿灯 C.打头阵 D.占上风6.给下面句子括号里选用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纪昌 长期坚持聚精会神地学习射箭, 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A.不仅还 B.因为所以 C.无论都 D.虽然但是7.不是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是哪一个?( )A.开天辟地 B.随遇而安 C.女娲补天 D.夸父逐日 8.安排在一封书信正文部分的内容是( )A.你的侄女李小平 B.祝福叔叔身体健康C.2022年1月12 D.向奶奶汇报学习的情况 9.
3、社会文明了,每个人的话说出来就一定要算数,正如古语( )A.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在短时间内把长故事讲完,符合要求的是( )A.把故事从头到尾快速地背诵下来。 B.按照故事发展顺序,详细地把故事讲完。 C.抓住故事主要内容来讲,其他次要内容适当省略。 D.列出人物,按照时间、地点、事件逐个地讲故事。 11.在课堂回答老师提出的学习问题时,正确的做法是( )A.要尽量小声说话,避免干扰其他人。 B.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随便说话。 C.再把同学已经说过的答案,重复说一遍。 D.如果认同同学的答案,还有话说,可以继
4、续补充。 12.填空。(8分) (1)李清照的诗句“ , ”表现出杀身成仁的爱国主义精神。苏轼的诗句“ , ”告诉人们看问题要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2)细致观察事物,不仅要用 ,用 ,还要用 ,才能把观察的事物写得 。二、阅读与欣赏。(22+25+4+4+25+4+4=40分)(一)浪淘沙(其七)(4分)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巻起沙堆似雪堆。13.这首诗所写的内容是( )A.秋天的涛声。 B.高头大马奔驰而来的大浪潮。 C.海门的风景。 D.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景观。 14.诗句中把大潮奇观写得最为优美生动的一个词语是( )A
5、.厚 B.触 C.须臾 D.雪堆 (二)为你提前五分钟再下课(18分)一路开花他是班里最怪的学生。任课老师不止一次跟我说,每到临近放学前的那几分钟,他总是坐立不安,忙着收拾东西。铃声一响,老师还没走下讲台,他便一溜烟消失在了花园背后的小路上。不过,他成绩优异,我就没有为这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打扰他学习的积极性。 那天上午,直到下课我还没有把内容讲完。为了不将最后的要点拖到下节课,我打算拖堂几分钟。 “老师,好像已经下课了。”他怯生生地坐在那儿,指着教室前面的大钟对我说道。 “我知道已经下课了,我都不急,你急什么?”从我的角度来说,拖堂是一位老师负责任的表现。他的不知深意,让我有些不悦。 “老师,
6、下节课再说吧。”他低着头,一面捣鼓着手里的文具盒,一面喃喃地催促。 “我把最后一个例题讲完,才能下课!”我坚决地说。他一直是我心中的骄傲。不论作文比赛,还是数学竞赛,只要他参加,定能夺回一个好名次。可此刻,他却这般不懂礼貌,我禁不住怒火中烧。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立起身子,夺门跑掉了。下午,他如常归来。我把他叫进了办公室,盘问他为何要任意妄为。 “老师,我没有逃跑!已经下课了!”他理直气壮地与我争辩。那是我第一次批评他,也是第一次责打他。我把他那双古铜色的小手摊开,用冰凉的尺子拍在上面,并声色俱厉地问:“你以后还跑不跑了?还敢不敢无视课堂纪律?” 他哭了,跟我认错,并写下了泪渍斑斑的保证书。
7、我不忍再责罚他,此事也就此过去。但遗憾的是,第二天,他又故病重犯了。 我惊觉自己的言行开导已经失效。无奈,只好对他进行家访。我断定,他有了厌学情绪。要不,成绩如此优异的学生,怎会在课堂上三番五次地逃离? 傍晚,我跟着他,在风起的山路上急急地走着。他三步一回头地看我,面露羞涩。我以为他又要逃跑,于是愤恨地说:“总是要面对错误的!” 他开始逆风急行。漫漫的山路上,他走得那么倔强而坚定。可最后,他还是朝着贫瘠的山上逃跑了。我跟着那个倔强的背影追了半天,最终只有无奈地呼呼喘气。过了片刻,他背着个大箩筐从山上缓缓下来了。我正想痛骂,却见他身后隐约跟随着一个步履艰难的身影。那是一位面色憔悴的妇人,顶着头巾
8、,拄着粗糙的木棍,在他的搀扶下,赶着夕阳回家。 那天的家访,让我泪流满面。教了整整两年,直到那夜,我才知道面前这位瘦小黝黑的男孩,早年丧父,生母脚残。他的母亲,就这样背着箩筐,拄着拐杖颠簸在村与小镇的几里山路上,靠卖一点粮食和青菜,维持家用,供他念书。 他争分夺秒地奔跑,是要早早迎上赶集归来的苦难母亲,好让她少受一段风尘路途的磨难。 之后,我和所有任课老师都打了招呼,将最后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提前五分钟。那五分钟,我相信他会跑得很快,会跑过碧草如茵的河岸,会跑过黄沙漫漫的丘陵,也会跑过他母亲赶集时必经的那条小路。 他的每一次奔跑,都能让我在冰寒雪天里找寻到一股愈渐汹涌的热潮。 (选自少年文摘,20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