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25 杜甫 诗三首 同步 练习 新人
- 资源描述:
-
1、 25 杜甫诗三首1.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被誉为“诗史”,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2.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荡胸生曾云(通“层”,层层。)(2)古今异义造化钟神秀(古义:天地,大自然;今义:福气,运气。)一男附书至(古义:捎,寄;今义:附加,附带。)室中更无人(古义:再;今义:更加,更换。)天明登前途(古义:前方的路途;今义:前方的光景,比喻义。)(3)词类活用造化钟神秀(名词用做动词,聚集。)浑欲不胜簪(名词用做动词,插簪。)二男新战死(形
2、容词用做副词,最近。)听妇前致词(名词用做动词,走上前。)3.主题解说 望岳:赞美了泰山雄伟的气势,神奇秀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誓欲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透露出他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 春望:通过描绘战乱后长安城的残破荒芜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在连绵的战火中家书隔绝, 期待得到亲人消息的焦虑心情,同时也抒发了深深的爱国之情。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通过叙述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表达了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4.重点突破 望岳和春望两首诗的题目中都有“望”,两首诗是怎样体现“望”的? 提示一:望岳全诗句句写“望”。首联远望,颔
3、联近望,颈联细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望”中见豪气,“望”中抒豪情。 提示二:春望写春天所望,视线由近而远,视野从城到山,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提示三:两诗写“望”,作用各不相同。望岳写“望”中所见,抒发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春望写战乱之后的残破景象,抒发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5.结构图解 首联远望:青未了(高大、 连绵) 颔联近望:割昏晓(雄伟、 建望 秀丽) 功岳 颈联细望:决眦(胸怀激 立 荡、眼界空阔) 业 尾联极望:凌绝顶(昂扬向 上、积极进取) 望中所见山河在、草木深 感春 望中所感花溅泪、鸟惊心 时望 望中所思烽火、家书 忧 望中所想白头、不
4、胜簪 国 时间:暮 战 差吏捉人 地点:石壕村 争 事件:捉人 导石 三男戍、二男死 致壕 老妇哭诉 孙方乳 灾史 媳无裙 难 自请服役战事紧急:急应 深 老妪服役:备晨炊 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岱宗夫如何( ) (2)决眦入归鸟( )(3)白头搔更短( ) (4)浑欲不胜簪( )(5)老翁逾墙走( ) (6)三男邺( )城戍( )(7)如闻泣幽咽( ) (8)老妪力虽衰(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造化钟神秀 (2)阴阳割昏晓 (3)会当凌绝顶 (4)浑欲不胜簪 (5)吏呼一何怒 (6)老翁逾墙走 (7)急应河阳役 (8)独与老翁别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5、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C.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D.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4.填空。(1)杜甫是 代大诗人,字 ,他被称作“ ”,其诗作被称作“ ”,都收集在 内。(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 ;“三别”是指他写的 ;“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6.下列对
6、杜甫诗三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B.春望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满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C.石壕吏开头四句中,抓住“暮投”“夜捉人”“逾墙”等字眼可以把情节开端时的紧张气氛想象出来。D.本课的三首诗均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的作品。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代诗画的特点之一。看了右边的图片, 除了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外,你还会想到哪些古诗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8.你们班正在举行一次与唐诗有关的综合性活动,请你
7、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简明的主题语。 (2)如果要你倡议班上同学举行唐诗背诵大赛,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3)(江西中考改编)阅读下面对辛弃疾的介绍材料,参照为辛弃疾写的这段推荐词示例,为杜甫写一段推荐词。材料: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21岁就统帅数千人马与金军激战。归宋后,他在危难之际率五十骑直闯五万人的叛军大营,生擒叛将张安国。任湖南安抚使期间,辛弃疾亲自组建了一支飞虎军,三十年内一直是南宋国防军的一支劲旅。辛弃疾所写的治国方略美芹十论,在政治军事上极具价值。辛弃疾后因主战被弹劾罢免,曾有长达八年的闲居生活,期间创作了大量爱国文学作品,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收复失地统一国
8、家的理想。【示例】辛弃疾推荐词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他文武双全,虽命运坎坷,却从未忘怀家国天下。美芹十论,洞悉纷乱政局。豪放诗词,光耀千古文坛。他就是他,一代英才辛弃疾! (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赏读诗歌并完成题目。(1)诗歌中“阴阳割昏晓”和“齐鲁青未了”都写出了泰山 的特点。(2)“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决眦入归鸟”一句蕴含了诗人 之情。(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 的深刻人生哲理。10.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有怎样的表达作用?(1)造化钟神秀。 (2
9、)阴阳割昏晓。 11.诗歌的尾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二)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2. 赏读诗歌并完成题目。(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 ”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字,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2)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1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春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