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重庆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0442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8.8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重庆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 重庆市 第七 中学 2020 2021 学年 下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高2020-2021学年度下期高2022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 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彩陶特指烧制前绘彩的陶器。对比强烈的绚烂色彩,意象多元的美好图案,点线面的繁复组合彩陶不仅是早期先民的实用器具,更代表了那个时代卓越的艺术成就。考古资料显示

    2、,在 距今8000年的亚洲大陆东西两端率先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中国是世界彩陶的发源地之一。 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流城孕育出的彩陶文化区,也是世界重要的彩陶文化区之一。这里是彩陶文化发展序列最为完整的区域,从距今约8000年的老官台文化开始,先后经过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发展,一直延续到仰韶时代晚期,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程。 老官台文化彩陶作为中国彩陶文化的根,尽管器形与纹饰较为简单,却意义非凡。半坡文化 彩陶纹饰以直线构图为基本特色,尤以鱼纹和人面鱼纹最为典型。庙底沟文化彩陶纹饰繁复绚丽,多以若干相同单元图案对称、重复排列,构成多元连续带状纹饰,尤以鸟纹及由圆点、弧边三角等构成的各种花

    3、卉纹最具特色。渭河流域彩陶这一发展与传播历程,也是彩陶文化或中华文明本土起源的有力证据。庙底沟文化时期,不仅是中国彩陶发展的鼎盛阶段,也是中国史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原本经营粟作农业的庙底沟文化先民,在与长江流域史前先民的交流中,发展出稻作农业,使粮食的来源比以前更加多样化。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这一时期,聚落数量增多,规模差异显著,出现了作为区域中心的特大型聚落。西安高陵杨 官寨遗址就是其中的代表。该遗址规模巨大,总面积超100万平方米,环壕所围区域面积达24.5 万平方米,环壕周长约1945米。如此规模的超级工程,单靠杨官寨一个聚落的居民是难以完成的

    4、,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等级分化,具备一定的社会动员能力。杨官寨遗址西门址两侧,发现成层分布的完整陶器,数量达千余件。还发现有其他聚落罕见的特殊器物,如镂空人面器 座、陶祖、釜灶形陶器等。杨官寨聚落的布局、规模以及大量独特遗存表明,庙底沟文化时期带有都邑性质的超大型聚落已脱颖而出。 蕴含着庙底沟文化精神的高度统一的彩陶纹饰和制式化的特征,赋予了彩陶“礼器的功用。庙底沟文化彩陶向礼器的转变,标志着管理复杂社会古礼已经形成。这种藏礼于器的做法,体现的是礼制。有了“礼”,人们的行为才能有所遵循,社会秩序才可能纳入常轨。正如一些学者理 解的那样,彩陶是大时代大文化的代表,是古礼与文明的先声。庙底沟文

    5、化以其独具特征的花瓣纹与花卉纹彩陶为标识,在史前中国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化浪潮。考古资料显示,在东到大海、西达甘青、北抵阴山,向南则跨过长江、踏遍岭南,直通深圳香港的广袤地区,都发现有庙底沟文化彩陶造访的足迹。在交通尚不发达的时代,庙底沟文化彩陶的广泛传播,反映了深刻的社会背景,显现出庙底沟文化强大的辐射力。周边同期考古 学文化对庙底沟文化彩陶的接纳,或许意味着它接受了彩陶所代表的庙底沟文化的行为准则,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文化共识”,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融合,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 文化大一统格局。在渭河流域的半坡文化晚期,彩陶的象生图案中出现鱼鸟共体的形象。如果鱼和鸟分别代表 半坡文

    6、化和庙底沟文化,那么这种共体反映的就是部族的融合。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是一帆风顺 的,除了反映“共和”题材的彩陶外,在关中的一些遗址中还发现了鸟吃鱼或者鱼吃鸟的彩陶纹样。渭河流域演绎的这场鱼鸟之战,无疑反映的是中原古代文化核心区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的历史。 (摘编自王炜林看庙底沟文化彩陶的足迹) 材料二: 河南灵宝市是仰韶文化中期的核心分布区。结合文化谱系研究可知,进入仰韶时代,文化、聚落便开始稳定持续地发展,经仰韶初期、早期千余年的积累,到距今约5800至5000年的仰韶 中期,聚落的数目、面积均达到顶峰。既有面积达近百万平方米的特大型聚落,也有四五十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更常见的是20万平方米左

    7、右的中型聚落和10万以下乃至仅数千平方米的小型聚 落。我们很容易将其分为区域核心聚落、聚落群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这种明显的分化,呈现为“金字塔”型多层级区域聚落结构。据考古发掘材料,其中西坡遗址的发现最有代表性,大墓出土玉器、象牙器等珍贵文物,最大的房址外带回廊,共516平方米,是迄今所见中国史前最大单体建筑,开创回廊式古典建筑先河,很可能是高耸的重檐大屋顶,具殿堂性质。这时社会或者已分化出平民、显贵、首领、甚至“王”的差别,进入复杂社会。 在仰韶文化分布区偏东的河南郑州以西至河洛地区,仰韶中晚期文化十分繁盛。大型中心性 聚落呈丛体状集群分布,规模普遍庞大,动辄数十万平方米,多有二三周宽深环壕

    8、,出现中原最 早一批城址。郑州大河村遗址经过多次发掘,面积70万平方米,规模大,各个时期的文化序列完整。考古发现完全建筑在地面上的连间套房,墙体高达一米,并排相连,保存完好。以造型独特的彩陶双联壶和绘有大量太阳纹图案为代表的彩陶则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陶技术。(摘编自魏兴涛充分认识仰韶文化的丰富内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彩陶最初只是一种实用器具,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彩陶从实用器转变为礼器,其实用功能逐渐弱化,规范社会秩序的功能得以强化。B.中国彩陶文化经历了老官台文化、半坡文化、仰韶文化等阶段,发展脉络清晰;其器型和纹饰从简单到繁复炫丽,艺术上日趋成

    9、熟。C.庙底沟彩陶文化广泛传播,遍及大江南北,表明同时期的文化对庙底沟文化行为准则的接纳和吸收,成就了中国第一次文化大融合。D.杨官寨遗址规模巨大,工程繁复,单靠一个聚落的力量难以完成,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已经有了平民、显贵、首领甚至“王”的分化。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虽不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唯一地方,但中国彩陶的发展是自成体系的,其发展传播历程足可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于本土。B.原本经营粟作农业的庙底沟文化吸收了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同时期的长江流域稻作文化区域也有可能吸收并发展了粟作农业。C.老官台文化是中国最早使用彩陶的史前文化,比仰韶文化的出现早了三千多

    10、年,从文化发展脉络看,二者存在延续传承的关系。D.在关中的一些遗址中所发现的鸟吃鱼或者鱼吃鸟的彩陶纹样,表明分别以鱼和鸟为图腾的部族在融合过程中很可能发生过战争。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材料-论据的一项是( )(3分)A.庙底沟人已经对均衡、对称、色彩等形式规律有了自发的意识,彩陶的图案纹饰构图严谨规范,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欣赏性。B.庙底沟文化中大量出现了细泥红陶及夹砂红陶,其制作主要是泥条盘筑,也有用手捏制的,广泛使用了慢轮修整口沿的技术。C.庙底沟彩陶开始更多地考虑放置和储存功能,因为生活方式的转换,储容器数量比半坡时期有显著增加,底部大多变得平整。D.长江南岸曾经出土过有庙底沟文化风格的彩

    11、陶,如枝江关庙山遗址的花瓣纹彩陶至豆,只是器形与庙底沟文化中所常见的不同。4.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聚落”的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出哪些相同结论?(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潭柘寺走进潭柘寺时才知道,我永远也走不近潭柘寺。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潭柘寺太气势恢宏,恢宏得带点霸气,太严谨雕琢,一如山庄别墅,就连回响在山间的梵乐,也失于清淡,显得过于浓烈而深刻,像要强行深入人心似的,渗透力太弱而穿透力太强的音乐,让人感到压迫,少了佛家的大气和从容。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这座以千尺深潭和百年古柘为名的深山幽刹,始建于西晋,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沧桑,

    12、以“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北京城)”雄视京城,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浸泡出来的佛家净地,为什么却总让人与之有隔膜而远之?我迷惘着。肯定还有一个人迷惘着。那是一个尊贵而忧郁的少女。她生而有幸,碰巧有一个名叫忽必烈的父亲,父亲生而有能,碰巧成为元代的一位皇帝。后人好奇地回望历史扬起的尘埃,不明白一个高贵的公主,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女将军,为什么会抛弃金枝玉叶的身份、锦衣玉食的生活、指点江山的权势,而选择黄卷青灯、夜雨秋窗。她心里必定在寻求着某种东西,不是富贵,不是权势,不是舒适,甚至不是青春、爱情和生命。她隐隐地知道,那是一种宁静,是灵魂的静如秋水和静悄悄的喜悦。为此,她舍弃了她的尊贵,她的安逸,她的

    13、高高在上的父亲。她终于义无反顾地跪倒在如来脚下。我穿过大雄宝殿,拾级而上,一路帝王痕迹“俯拾皆是”。正路山门门额的“敕建岫云禅寺”是康熙的笔迹,大雄宝殿内的上下檐“清净庄严”“福海珠轮”分别是康熙和乾隆题的字。西路的观音殿内,观音像前有忽必烈一家四人的塑像。再从东路折回,地藏殿东有宝座,是乾隆休息之处。这一切的一切,在古刹空寂之中,隐隐地透出帝王气派,贵气有余而清气不足,华贵有余而悠远不足。毕竟,这里曾经住着一个公主,这里还是帝王们常来常往之地。但这里,毕竟是个寺院。我终于看到了妙严公主的那个小院。公主和陪她入寺出家的一两名宫女就住在这个清静的小院里,院子很雅致,隐隐是俗家建筑的模样,自然也免

    14、不了雕梁画栋。规范的佛寺建筑旁横生出这样一个别致而俗气的小院,似乎赋予整个事件以某种象征意义。世俗在这里成功地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非凡的战斗力,宗教面对这份强大,注定无处可逃,溃不成军。宗教只是弱者,虽然它有无上的力量。我有点累了,潭柘寺大得让人累。在天王殿的右侧原先寺院的斋房里,我见到了那口著名的大铜锅,它大得让人疲倦。这里现存的唯一的一口大锅,它还不是最大的。据寺志和碑文记载,这里最大的一口锅直径4米,深2.5米,给全寺僧人煮一次粥须放米十石,煮16个小时才熟,可以想象山寺全盛时人数之多和财富之丰。寺志编撰者骄傲地写道:潭柘寺僧人一聚,要吃掉一个村庄一天的全部收入,何等有权有势,家大业大

    15、!但这种大气派、霸道和狂傲,却实在让人反感,我坐对大锅,怎么也走不进宗教应有的超越。公主也走不进。她能看到那个“本来无一物”的空灵的世界,却怎么也走不进去。她虔诚地整日在观音殿里膜拜,直至膝盖将砖石跪出两个深窝,留下感人的“公主拜砖”,但她的虔诚却像被吊在半空中,她拼命地迈步,却从不曾走出一步,而且被吊得呼吸困难。她迷惘着。飞越了她的历史,我能看到,在她的灵魂和灵魂寻找的宗教之间,有些东西是抛不开的,那是住持破格的亲自剃度,是陪她出家、伺候她的小宫女,是那个清雅的小院,是寺院得以买田置地的银两那就是她与生俱来的家世和身份,那就是世俗给她的标签公主。世俗对她的认同使她的超越永远不可能达到某种高度

    16、。她小心地伸出灵魂的触角,本来想感知到一个清澈虚无的空空世界,却触到一鼻子厚重的世俗尘灰。就像今天我的灵魂,在这空山幽谷间游移寻求,却每每被傲慢的音乐敲打得变形,在华丽的殿檐上碰得生癫,被“佛乐”“佛寺”“佛像”的叫卖声刺得遍体鳞伤。我终于转过身去,像公主毅然地离开皇家一样毅然地离开了潭柘寺。原来,在这个藏之深山、隐乎世外的寺庙里,世俗竟如此高大挺拔、坚不可破。这里根本就没有宗教。公主错了。我也错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写“宗教只是弱者”是指宗教面对以皇权为代表的强大世俗,无处可逃, 溃不成军。B与生俱来的身份对公主造成了相当的影响,使公主虽然虔诚,但

    17、灵魂无法到达清澈虚无的高度。C文章描述了潭柘寺的华贵精美,表现了作者对潭柘寺古建筑的由衷赞美。D文章主旨不在于介绍历史故事,而在于由历史故事展开思考,见解深刻。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运用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着重写游览潭柘寺的见闻和思考。B 文章起笔写“我永远也走不近潭柘寺”,收笔写“我也错了”,是欲扬先抑的写法。C文章描写潭柘寺最大的一口锅,用准确的数字,突出其在皇家庇护下的权势之盛。D文章用两个短句收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8“规范的佛寺建筑旁横生出这样一个别致而俗气的小院”中加点的“横生”一词运用得非常巧妙,请

    18、简要评析它的表达效果。(4分)9文章开头写“我永远也走不近潭柘寺”,这句话所指含义是什么?并请结合全文分析“走不近潭柘寺”的诸多原因。(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

    19、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奥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庠。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

    20、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伊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注:涴:弄脏。房书名稿:进士考试的优秀闲墨。狃(ni):因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

    21、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B.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C.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D.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前茅”,原指行军时的先头部队。古代行军时,前哨以茅为旌,遇敌情或变故,则举茅以示警告。后称考试成绩优秀,榜示名次在前为“名列前茅”。B.“两试

    22、”,明清科举制度,诸生每三年参加两次考试,一为岁试,一为科试。参加岁考,成绩优异者可补廪膳生员(即廪生)。科试成绩优异者可录送乡试。C.“入闱中副车”,入闱,指参加科举考试:副车,副贡。乡试名额已满,额外录取,贡入太学,称副榜贡生,简称副贡。清初副贡仍需参加岁试,故下文有“一次四等,两次五等”之说。D.“春秋”,这里指的是“春秋笔法”。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这部书叙事简括,但字里行间“寓褒贬,别美恶”,世称“春秋笔法”。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起初非常怨恨狐狸。B.

    23、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2)郭以是德狐,恒直鸡黍,备狐啖饮。14.阅读文章后,简要概括狐狸可以为师的理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石鼻城 苏轼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

    24、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注】石鼻城即宝鸡东北30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开篇点题,既感慨历史的变迁,又写路上出征的士兵来往频繁、各自奔忙。 B颔联用“残山”“新险”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突出蜀地地势险峻。 C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 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潺潺的流水。16.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6

    2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回顾了自己寒冬到达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很久才暖和的情形。得以让作者暖和的办法的句子是“_,_”。 (2) 劝学从反面举例论证了学习要专一的观点,因为心思不专会导致的结果是“_,_”。(3) 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 ” ;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

    26、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

    27、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B 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C 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妙笔生花 差强人意B.雕梁画栋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C.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妙笔生花 心满意足D.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心满意足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

    28、一项是( )(3分)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B.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铭。D.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群体冲动行为有时显得极为血腥残暴,有时又极为慷慨和壮烈。正因为如此,群体既可以成为遭人唾弃的刽子手,(1) 。也只有群体,才能义无反顾地为了心中

    29、的信念而不惜血洒战场。群体的这种易变性使他们难以统治,当公共权力落到他们手里时尤其如此。此外,群体虽然狂热渴望某种东西(2), 。他们的思想不能持久,他们的愿望也同样。群体也像野蛮人一样,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容不下什么障碍。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完全不认为会“不可能”或“做不到”;(3) ,他很清楚自己的言行,绝不可能去焚烧宫殿或是洗劫商店。即便有了这样的想法,也会立刻遏制住这种蛊惑。(1) (2) (3)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字,超字扣分。(5分)2020年11月6日,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电子科技大学号”搭载长征六号遥三运载火箭,在太

    30、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搭载了太赫兹卫星通信载荷,这种通信具有频谱资源丰富、传输速率高、易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等优势,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探索太赫兹空间通信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本次研发的太赫兹试验卫星,在太赫兹频段核心器件、太赫兹通信系统等方面完成了技术攻关,尤其是在空间载荷极其苛刻的约束条件下,解决了小型化、低功耗等技术难题。该卫星将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防灾减灾、国土规划、环境保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监测等领域,在太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

    31、会发出强烈的光辉。法捷耶夫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闻一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众多明星在微博上呼吁大家“守望和平”。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也进入了我国文化市场,形成了“日潮韩流”的现象。一些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等。2017年,国内多家公司推出了10余位虚拟偶像(“画”出来的人物)。业内确定虚拟偶像洛天依已经盈利,她的魅力也得到了青少年认可。父亲辛苦打工卖面条,12岁少年小赵沉迷快手直播,半个月狂刷支付宝3万余元打赏主播。学校辩论社将举办一场以“偶像崇拜是否利大于弊”为辩题的辩论赛。请结合上述材料,选择正方或反方写一篇一辩陈词,或者以主持人的身份综合两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重庆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044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