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必修五) 语文 第2单元 第5课-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必修五 语文 第2单元 第5课-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2016 2017 学年 人教版 高中 必修 单元 滕王阁序 优秀 教案
- 资源描述:
-
1、滕王阁序教案 教学目标: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声韵上:讲究平仄、音韵和谐。;修辞上:注意词藻和用典二、反复诵读,认真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四、有条件的可鼓励学生进行文言仿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兴趣。五、背诵全文教法及思路:以诵读法学习本文。一、 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二、 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三、 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四、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滕
2、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二、作者:(见课下注释。教师补充)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人,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在前往交趾时
3、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三、背景:(见课下注释。教师补充)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
4、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四.关于骈体文:骈文,亦称“骈体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六字句,故又称为“四六文”。它以双句为主,对仗工整,声律和谐,崇尚藻饰,多用典故。五.朗读与预习: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A 宇文新洲之懿范 懿:yi 美好B 俨骖
5、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崇阿:a 高大的丘陵C 云销雨霁 霁:ji 天气晴朗D 逸兴遄飞 遄:chuan 迅速 2.断句品韵: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B 六字句的断句:(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都督/阎公/之雅望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
6、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E 六四对六四: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F 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G 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H 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一、重点段落分析二、边学习边背诵课文教学步骤:理清全文结构,重点分析。1、 问:速读课文,全文可分为几部分?明确: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7、,感叹盛宴难再。2、 背3段分析景物之美。(1)、第2段写滕王阁在山水之间。(2)、第三段登阁远望所见山川之美。(3)、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空而映水,故曰一色。千古绝唱。3、 背4、5段,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感慨?(1)、第四段写宴会盛况,兴尽悲来,感叹天地之大,宇宙无穷;人生无常,盛衰有时,怀才不遇,报国无路。(2)、第五段言自己虽遭时命之穷,但正因之以自励,从消沉中振起,理想志节不变。(3)、赏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译: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
8、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理想。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 附:板书设计一、 述宾主之美。二、 绘山川美景(近景,远景)。三、 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怀才不遇,不甘沉沦)。四、 叹知己难遇,盛宴难再。 第三课时教学重点:一、 归纳总结骈文的特点及本文特点。二、 积累实词义项及虚词用法。教学步骤:一、 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练习二,概括一下骈文的特点。明确:1、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相互对称,词语对偶。在声韵上,骈文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意藻饰和用典。2、 从文中找出典型例句,认真加以体会。二、 本文写作上有哪些特点?1、 句式错落,节奏分明。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067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