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高中语文必修2《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2580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9.9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游褒禅山记
    资源描述:

    1、高中语文必修2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1. 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庐冢(zhn) 梵(fn)语 退避三舍(sh) 舍(sh)己为人B. 禅(chn)院 封禅(shn) 有碑仆(p)道 无物以相(xin)之C. 谬(mi)误 窈(yo)然 咎(ji)其欲出者 瑰(u)怪D. 讣(f)告 慧褒(bo) 春华(hu)秋实 王回深父(f)*2. 下列各句中横线处词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B.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C.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D. 于是余有叹焉E.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F.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3. 下列

    2、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大致相同的一组是( )A. 于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B. 以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C. 焉 而人之所罕至焉 然力足以至焉D. 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4. 与“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中“传”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C. 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D.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E.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F.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G.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5. 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3、,往往有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而人之所罕至焉褒之庐冢也遂与之俱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何厌之有A. / B. /C. / D. /*6. 下面句中的“其”都作代词用的一组是( )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其孰能讥之乎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吾其还也距其院东五里A. B. C. D. *7. 下列句子中“盖”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B. 盖音谬也C.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D.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

    4、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余之所得也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世所以不传也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5、,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 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拿着B.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C. 火尚足以明也 明:

    6、明亮D. 而在己为有悔 己:自己*2.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则其至又加少矣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其孰能讥之乎A. 两个“方”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 两个“方”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C. 两个“方”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D. 两个“方”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3. 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人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必须有志向,有百折不挠的精神。B. “力不足”或“无物以相之”,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同样是困难的。C. “有志矣”,而且“力足以至”,却“不能至”,这

    7、对于自己来说,是会感到“有悔”的。D. “力”和“物”有时难以强求,因此,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其下平

    8、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3)不出,火且尽。(4)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6. 翻译下列句子(1)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2)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7. 这一段写游山洞的情况,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在记叙中作者进行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

    9、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旨慑服。久之,以

    10、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查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注】两造:诉讼的双方。*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御史以属淳:归属,归于 B. 生女多不举:抚养C. 盗服辜:罪行 D. 以理卜:推

    11、断*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因呼为“张一包”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B. 闻淳言以告十八 敛赀财以送其行C. 盗正濯足于河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 今闻吾去乃归耳 良乃入,具告沛公*10.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淳定案“敏断”的一组是( )日夜阅案牍 片晷分析无留滞 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下令劫夺者死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 从之,事遂定A. B. C. D. 来源:Zxxk.Com*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淳在永康任知县期间,曾夜以继日地办理案件,深孚众望,诉讼案子逐渐减少。来源:1ZXXKB

    12、. 张淳精心定计,将与大盗卢十八勾结的某官吏夫妇一并关押,从而诱捕了大盗。C. 张淳特意用死囚替代抢米的人,并处以死刑,有效制止了大旱之年公然抢掠的现象。D. 张淳提出对招募的士兵应裁减老弱、保留壮勇的建议,平息了可能出现的骚乱。1. A 解析:“退避三舍”中“舍”读“sh”。2. C 解析:其古义为A项非常:不同寻常;B项至于:到达;D项于是:对于这种情况;E项学者:求学的人;F项十一:十分之一。3. C 解析:A项于:介词,在;于:介词,对。B项以:连词,因为,表因果关系;以:连词,且,表并列关系。C项两个“焉”都是代词,相当于“那里”。D项故:名词,缘故;故:连词,表结果,所以。4. F

    13、 解析:例句与F项均为动词活用作名词,A、B两项属于名词作动词,C项形容词作动词,D、E两项“险远”“幽暗”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G项“侧”为名词作状语。5. B 解析:句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句中“之”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句中“之”作代词,指“他们”;句中“之”为宾语提前的标志。6. D 解析:表反问语气,表推测语气,表婉商语气。7. A 解析:A项表假设语气,B、C、D三项均为“大概”之意。8. D 解析:A项命名,说出本名;B项能够,得到;C项观察,景象;D项均为的原因。1. C 解析:照明。2. D 解析:第一组,第一个意为正当,第二个意为将要。第二组第一个意

    14、为指示代词,相当于那。第二个意为语气助词,表反问,难道。3. C 解析:这里讲的是没有“志”而仅有力与物的情况。4.(1)众多。(2)由,沿着;窈,幽深。(3)且,将要。(4)或,有的人;咎,责备。5.(1)即使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2)进入越深,前进也越困难,而看到的景象也越奇异。(3)大概我到达的地方,与那些喜欢游玩的人所到的相比还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但是,看看两边洞壁,来到这里并题字留念的已经很少了。(4)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出洞,而没能极尽那游玩的乐趣。6. 作者作了以下对比:前洞平旷与后洞窈然;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少;余所至浅与好游者所至;进洞时的欣喜与出洞后的懊

    15、悔。作用:为第三段议论作铺垫。7. A 解析:嘱咐,委托。8 D 解析:就;A于是凭借、利用;B表承接表目的;C在从。9. B 解析:勤勉严于治理敏于事理。10. B 解析:并非“一并关押”。【参考译文】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永康知县。(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时大多奸猾,接连告官有七个县令被罢免。张淳到任,日夜翻阅公事文书。(当时)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服不已,官司日渐减少。凡是前往官府申诉的,张淳当即定下审判日期,(到时)诉讼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审决案件,没有拖延积压的。农民带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讼,于是称他为“张

    16、一包”,是说他像包拯一样快速断案。有个叫卢十八的大盗抢劫库藏的金帛,过了十多年还没俘获,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大盗,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以十计的缉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故意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了,到哪里去抓捕呢。”搁置着不去办理。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卢十八暗中勾结,那官吏很留心案情,听到张淳的话告诉了卢十八,卢十八心里安稳许多。张淳于是让差役假装告这位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张淳暗地叫来这官吏用勾结大盗犯死罪来责罚他,再叫他请求让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钱来偿还。卢十八听到以后,急忙来探望这位妇人,(张淳等人)趁他喝醉酒将他捉拿。等到上报御史,(

    17、俘获大盗)只用了两个月。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怨恨,常常夸大成人命案一般的大案来诉讼。张淳查验发现不属实就定诉讼者有罪,从此没有诬告者。永地人贫穷,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性命活下来的无以数计。大旱之年,抢劫公然发生,张淳下令抢劫者处死。有人抢了五斗米;张淳故意把死囚用杖打死,张贴告示上定罪名为“这是抢夺米的人”,众人都因恐惧而顺服。过了许久,凭执政成绩第一的身份前往应召,离开永地,刚上车,回头对下属说:“盗贼某人已经回来,离开此地只数里地,你们可以替我捉拿他。”根据他的话追寻,发现盗贼正在河里洗脚,拘捕到官府,盗贼服罪。永地人对这件事感到惊奇,认为有神明告知。张淳说:“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以道理推断,有什么神明呢。”张淳升任礼部主事,历任郎中,因病辞职离开。后担任建宁知府,升任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来的士兵,巡抚和巡按商量将他们解散,士兵们(知道后)都骚乱不宁。张淳说:“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留下那些强壮有勇力的,那样的话,留下的不会想骚乱,淘汰的也不会捣乱。”听从他的意见,事情就平定了。(张淳)官最终做到陕西布政。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必修2《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58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