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 第8单元 16.1 阿房宫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适用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 第8单元 16.1 阿房宫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下册 新教材 适用 2023 2024 学年 高中语文 单元 阿房宫 赋学案 部编版 必修 下册
- 资源描述:
-
1、16阿房宫赋*六国论 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积累有关文言知识等。2鉴赏、探究两文运用的论证方法的特点及作用。3理解文章体现的史实和蕴含的情感,理解两文表达的责任担当和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的理念。情境任务阿房宫赋六国论都是史论散文,以史为鉴,探讨六国、秦朝灭亡的原因,班级计划举行一场辩论赛,探讨哪一篇是你心中更为理性的声音。阿房宫赋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生平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杜牧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故人称“杜樊川”。作品著有樊川文集。成就杜牧工诗、赋、文、辞
2、,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2文题解读(1)阿房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桥天台路A15号,管理面积约12.5平方千米,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后因秦朝灭亡(前206年),阿房宫并未完全建成 。阿房宫是秦始皇至秦二世时期拟在原战国、秦上林苑中营造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包括前殿基址以及周边分布的上林苑一至六号、好汉庙等夯土建筑基址。是秦朝历史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国家第一次大统一和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志。(2)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
3、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3背景探寻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谈到本文的写作缘起时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作者借此赋表面铺写阿房宫的兴废,实则用秦骄奢致亡的故事,规劝本朝当政者,以古为鉴,明兴亡大道,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夯|实|基|础一、古今
4、异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今义:各用心机,互相排挤。(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指天气冷暖;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地形等有关。(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4)齐楚之精英古义:指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精华;出类拔萃的人。(5)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6)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避免接触。二、一词多义(1)一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统一)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数目之始)黄鹤一去不复返
5、(副词,一旦)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副词,全,都)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名词,一体)(2)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晋陶渊明独爱菊(动词,喜欢)(3)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动词,灭族)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名词,类)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4)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或师焉,或不焉(语气助词)且焉置土石(代词,哪里)焉用亡郑以陪邻(副词,何)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5)而骊山北构而西折(连词,表承接)不敢言而敢怒(连词,
6、表转折)谁得而族灭也(连词,表顺承)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连词,表递进)三、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云,出现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彩虹)朝歌夜弦(吟唱;弹奏)谁得而族灭也(灭族)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变成焦土)(2)名词作状语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辇来于秦(乘辇车)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日益骄固(一天天地)廊腰缦回(好像人的腰部)(3)动词用作名词燕赵之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4)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5)数量词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也”表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403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安徽)人教部编版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件:4.pptx (共3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