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全国通用)语文综合训练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综合训练6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全国通用语文综合训练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综合训练6 WORD版含解析 2017 考前 三个月 高考 全国 通用 语文 综合 训练 第二 文言文 阅读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综合训练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石扬休,字昌言,其先江都人。唐兵部郎中仲览之后,后徙京兆。七代祖藏用,右羽林大将军,明于历数,尝召家人谓曰:“天下将有变,而蜀为最安处。”乃去依其亲眉州刺史李滈,遂为眉州人。扬休少孤力学,进士高第,为同州观察推官,迁著作佐郎、知中牟县。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改秘书丞,为秘阁校理、开封府推官,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历三司度支、盐铁判官。坐前在开封尝失盗,出知宿州。顷之,召入为度支判官,修起居注。初,记注官与讲读诸儒,皆得侍坐迩英阁。扬休奏:“史官记言动,当立以侍。”从其言。判盐铁勾院,以刑部
2、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初,内出香祠温成庙,帝误书名称臣,扬休言:“此奉宗庙礼,有司承误不以闻。”帝嘉之。兼勾当三班院,为宗正寺修玉牒官。迁工部郎中,未及谢,卒。扬休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与家人言,未尝及朝廷事。及卒,发楮中所得上封事十余章,其大略:请增谏官以广言路,置五经博士使学者专其业,出御史按察诸道以防壅蔽,复齿胄之礼以强宗室,择守令,重农桑,禁奢侈,皆有补于时者。然扬休为人慎默,世未尝以能言待之也。至于诰命,尤非所长。平生好殖财。因使契丹,道感寒毒,得风痹,谒告归乡,别坟墓。扬休初在乡时,衣食不足,徒步去家十八年。后以从官还乡里,畴昔同贫窭之人尚在,皆曰:“昌言来,必
3、赒我矣。” 扬休卒不挥一金,反遍受里中富人金以去。(选自宋史,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B.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C.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D.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答案B解析做此题时,一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
4、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注意每句的主语。“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这一句是判断句,主语应是“西门”,“西门”后面应断开。“地瘠民贫”是对称句式,应放在一起。“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中间不能断开,断开就表意不明了。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数”指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主要运用的是历史和算术知识。B.“孤”古时称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而年老无子女的人称为“独”。C.“有司”通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D.“五经博士”,学官名。“五经”即易书诗礼春秋。答案A解析“主要运用的是历史和算术知识”错。3.下列对原文有关
5、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扬休,以优秀成绩进士及第,入仕后能体察民生疾苦,因在开封府任职时失盗被追究,由开封府推官外调担任宿州知州。B.石扬休上奏称记注官应当站立陪侍天子,皇宫内行香祭温成庙时,他对官员的失职也提出了批评,这些都得到了皇上的赞同。C.石扬休性喜悠闲,和家人谈话从不涉及朝廷事务,也不以草拟诰命文书见长,但他关心朝政,所上奏章对时政均有补益。D.石扬休早年家境贫寒,衣食不足,出仕后历任地方及朝中多职,十八年后才因病暂得归乡,却遍受乡里富人的钱物。答案A解析不是从开封府任上调任宿州,原文为“坐前在开封尝失盗,出知宿州”。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扬
6、休为人慎默,世未尝以能言待之也。译文:_(2)扬休卒不挥一金,反遍受里中富人金以去。译文:_答案(1)但石扬休为人谨慎少言,世人不曾以擅长言辞看待他。(2)石扬休结果一文钱也没有拿出来,反而到处接受乡里富人的钱而去。参考译文石扬休,字昌言,他的祖先是江都人。唐朝兵部郎中石仲览的后代,后来迁至京兆。七代祖石藏用,为右羽林大将军,通晓历数,曾对家人说:“天下将有大事发生,蜀地最为安全。”就去投靠亲戚眉州刺史李滈,成为眉州人。石扬休幼年丧父而勤勉学习,以优秀成绩进士及第,任同州观察推官,升著作佐郎、中牟县知县。该县是国都西边门户,缙绅往来的必经之地,地瘠民贫,赋役繁重,富人在太常寺为乐工,侥幸投机免
7、役的共六十多家,石扬休申请(将赋役)全部取消。后改授秘书丞,任秘阁校理、开封府推官,多次升迁后担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历任三司度支、盐铁判官。因以前在开封府任职时失盗,出朝任宿州知州。不久,召入朝中任度支判官,修起居注。起初,记注官与讲读诸儒,都可陪伴皇帝坐在迩英阁。石扬休奏称:“史官记录言行,应站立陪伴。”皇帝同意他的说法。出任盐铁勾院时,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时出任太常寺。起初,皇宫内行香祭温成庙,皇帝误写名称臣,石扬休说:“这是奉宗庙礼,主管官员发现错误却没有禀报。”皇帝嘉许他。兼任勾当三班院时,同任宗正寺修玉牒官。后又升任工部郎中,没等到任职,就去世了。石扬休喜欢悠闲随性,平时在家中养猿鹤
8、,玩赏图书,咏诗自娱,和家人谈话,从来不涉及朝廷上的事。等到去世时,人们打开箱子找到十多件密封奏事,大致内容是:请增加谏官拓宽言路,设五经博士使学生专心学业,派遣御史巡察各路以防蒙蔽,恢复齿胄之礼以加强宗室,挑选知州县令,重视耕织,禁止奢侈,都是对时政有所补益的。但石扬休为人谨慎少言,世人不曾以擅长言辞看待他。至于起草诰命,尤为不擅长。(石扬休)平生好聚财。出使契丹时,因路上受寒,得了风痹病,申请告假回乡,祭扫祖先坟墓。石扬休早先在家乡时,衣食不足,徒步离家十八年。后以侍从官身份还乡,往昔一同贫苦生活的人还在,都说:“石昌言回来,肯定会救济我们了。”石扬休结果一文钱也没有拿出来,反而到处接受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765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