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6大题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2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6大题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2 WORD版含解析 2017 高考 语文 江苏 专版 二轮 复习 策略 讲义 一般 论述 文本 阅读 专题 WORD
- 资源描述:
-
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2016苏州一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我们所希望的国画前途林风眠中国之所谓国画,在过去的若干年代中,有很大的毛病。中国的国画,十分之八九,可以说是对于传统的保守,对于古人的模仿,对于前人的抄袭。王维开创了墨笔山水,于是中国画的山水差不多都是墨笔的;清代四王无意中创立了一派,于是中国画家就此也“石涛”,彼也“八大”起来!殊不知,艺术是直接表现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的,画家的思想感情虽是本人的,画家本人却是时代的,时代的变化就应当直接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内容与技巧。所以,时代在变化,绘画的内容与技巧也要变化,不可以仅仅跟在千百年前
2、的人物后面跑。中国国画家总是崇尚人之风格气度,却忘记了艺术原是人类思想情感的外化,换句话,艺术是要借外物之形,以寄存自我的,或者说寄存时代的思想与感情的。而所谓外物之形,就是大自然中一切事物的形体。艺术假使不借这些形体寄存思感,则人类的思感将不能借造型艺术以表现,或者说所谓造型艺术者将不成其为造型艺术!中国画家就弄错了这一点,所以徒慕“写意不写形”的那美名,就矫枉过正地群趋于“超自然”的一隅去了!弄到现在,就只看到古人的笔墨气度,全不见有画家个人的造型技术。为矫正这些毛病,我们所望于中国绘画之前途,还是有话说的。绘画上的基本练习,应以自然现象为基础,先使物象正确,然后谈到写意的问题。古人之所以
3、有“写意不写形”之语,大体是对照那些不管情意趣致如何,一味以像不像为第一标准的画匠而说的。在这个时代,这种画匠也并不是没有。于是,我们就得努力矫正我们自己,而不把那些画匠置之话下。我们的画家之所以不自主地走进了囿于传统、模仿和抄袭的死路,也许因为我们的原料、工具,有使我们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吧!例如我们的国画目前所用的纸质、颜料、毛笔,或者是因为太与书法相同之故,所以就不期然地应用着书法的技法与方法,而无法自拔!那我们就不妨像古人从竹板到纸张,从漆刷到毛锥一样,下一个决心,在各种材料和工具上试一试,或设法研究出一种新的工具来,加以代替,那时中国的绘画就一定可以有新的出路。绘画上的单纯化,在现代同过
4、去的欧洲,并不是不重要的,所以我们的写意画,也无可厚非。不过,所谓写意,所谓单纯,即从复杂的自然现象中,寻出最足以代表它的那特点、质量和色彩,以极有趣的手法,归纳到整体的意象中来表现,绝不是违背了物象的本体,而徒然以抽象的观念,来适合于书法的趣味。给予中国绘画一个光辉的前途,我愿同中国绘画诸同志共勉之。(有删改)1请简要概述文章第二段的论述层次。(6分)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本段文章结构极为严谨,开头提出问题,然后举例进行论证,最后再得出自己的观点,把这些内容分点答出即可。【答案】首先指出中国画囿于传统、模仿抄袭的毛病;接着举例论述时代对绘画艺术的影响;最后得出艺
5、术的内容与技巧要随时代而变化的观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文中两处“写意不写形”所针对的错误认识分别是什么?(6分)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前一处从第三段最后一句“就只看到古人的笔墨气度,全不见有画家个人的造型技术”可分析出其含意;后一处从第五段“大体是对照那些不管情意趣致如何,一味以像不像为第一标准的画匠而说的”一句中可分析出含意。【答案】第一处:不注重造型技术,只追求笔墨气度;第二处:不管情意趣致,一味强调造型能力。(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3作者提出了哪些可以“给予中国绘画一个光辉的前途”的具体办法?(6分)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04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识字4|人教(部编版)(2016) (共16张PPT).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