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六专题 专题知识整合 散文的表达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六专题 专题知识整合 散文的表达技巧 WORD版含答案 2
- 资源描述:
-
1、散文的表达技巧考点阐释表达技巧指的是散文的表现形式。这里所谓的“表达技巧”,指的是对各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对比喻、拟人等各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等情感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对铺垫、象征、对比、烘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等情景描述方式的运用,等等。本考点在散文考查中一直属于必考考点之一,区别只在于有的省市从某一个方面来考查,如只考修辞手法,或只考描写方式,这种考法相对容易。有的省市是综合考查,直接让考生回答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特色,这样考查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常见题型1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2文中使用了什么
2、修辞手法?请谈谈你的理解。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请结合有关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4文章对大多用第人称,而在后文却又用了第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5文章开头(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方法指导1构建知识网络表达技巧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2掌握答题角度3明晰答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要求。仔细分析题干,明确出题人的鉴赏角度或鉴赏点。第二步:把握角度,准确判断。根据自己对表现手法的掌握和积累,准确判断出所使用的表现手法。第三步:围绕手法(特色),具体分析。结合手法对文章相关内容进行较为具体的分析。第四步:使用术语,准确表述。
3、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还要注意表达效果的术语,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等。答题流程可表示为下图:(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粮食学群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
4、,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49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统考版)课件:第二部分专题一板块一第三讲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