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23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23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含解析 2018 届高三 语文 难点 突破 100 23 评价 文本 主要 观点 基本 倾向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难点23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要做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类题目,考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准确判断。要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作出客观周全的判断,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次颠倒,不可主观臆断。文本的主要观点是隐藏在文本的材料之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作者对材料的处理和评说之中的,因此,对文本材料的准确解读是获取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的基础。2独立思考。在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再参照自己平时对真善美的评判标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进行评判,同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累进行分析,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具有个性色彩的评价。3尊重事实。在强调个性评价的
2、同时,考生绝对不可以纯粹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进行评价。强调个性化评价必须以尊重人类的共同情感和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取向为前提,必须建立在对文本本身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否则,做出的评价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域 外林语堂海南岛那时是在宋朝统治之下,但是居民则大多是黎人,在北部沿岸有少数汉人。苏东坡就是被贬谪到北部沿岸一带去的,这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元祐大臣受苦难折磨的有数百个,只有他一个人被贬谪到此处。朝廷当政派为防止元祐诸臣卷土重来,在那一年及以后数年,决定惩处或贬谪所有与前朝有关联的臣子。苏东坡贬谪到海南岛不久,司马光后代子孙
3、的官爵一律被削除,好多大官都被调了职,其中包括苏子由和范纯仁,调往的地方不是南方就是西南。甚至连老臣文彦博,已经九十一岁高龄,也没饶过,不过只是削除了几个爵位。对苏东坡打击最甚的就是凡受贬谪的臣子,其亲戚家族不得在其附近县境任官职,其子苏迈原在南雄附近为官,现在也丢了官职。现在苏东坡所有的,几乎只有那一栋房子了。按照他名义上的官阶计算,朝廷三年来欠他两百贯当地的钱币,按京都币值计算,是一百五十贯。所欠的官俸既未发下,苏东坡写信给好友广州太守,求他帮忙请税吏付给他。这个朋友王吉曾经听苏东坡的话兴建过医院,周济过贫民,可是不久即以“妄赈饥民”的罪名遭上方罢斥了。苏东坡的欠薪发下与否,已不能稽考。他
4、现年六十岁,到底以后还在外流放多久,颇难预卜,生还内地之望,甚为渺茫。两个儿子将家室留在惠州,陪伴他同到海南。为了到达任所,苏东坡必须溯西江而上,船行数百里到梧州,然后南转,从雷州半岛渡海。他一到雷州,便听说他弟弟子由前往雷州半岛贬谪之处,刚刚经过此地。据揣测说,苏氏兄弟被贬谪到这个地方,是因为他俩的名字与地名相似(子瞻到儋州,子由到雷州),章惇觉得颇有趣味。子由也带了妻子、第三个儿子和三儿媳妇,他们几年前一直和他居住在高安。苏东坡到了梧州附近的藤州,与弟弟子由相遇,境况凄凉。当地是个穷县,兄弟二人到一个小馆子去吃午饭。子由吃惯了讲究的饭食,对那粗糙麦面饼实在难以下咽。苏东坡把自己的饼几口吃光
5、,笑着向弟弟说:“这种美味,你还要细嚼慢咽吗?”他们站起身来走出去,带着家人慢慢向前走,尽可能慢走,因为他们知道一到雷州,就要立刻渡海了。雷州太守一向仰慕苏氏兄弟,他对二人的到来予以盛大接待,结果第二年因此遭受弹劾,被调离任所。子由在雷州的住处,后来被改为一座庙,是他兄弟二人死后,人们用以纪念他们的。苏东坡必须出发了,子由送他到海边。离别的前夕,兄弟二人及家人在船上过了一夜。苏东坡的痔疮又发,甚为痛苦,子由劝他戒酒。二人用一部分时间一同作诗,苏东坡试探出子由最小的儿子的诗才。这次离别是生离死别,真是令人黯然销魂。在绍圣四年六月十一日,苏氏兄弟分手,苏东坡携幼子和雷州太守派的沿途侍奉他的几个兵上
6、了船。航程很短,在此晴朗的天气,看见岛上山峦的轮廓矗立于天际,他心中思潮起伏。大海对他来说不像对西方诗人那么富有魔力,实际上,他已经是“眩怀丧魄”了。一路平安无事,登岸之后,苏东坡父子向西北岸的目的地儋州前进,七月二日到达。在当时人看来,海南岛根本不适于人居住,夏天极其潮湿、气闷,冬天雾气很重,秋雨连绵,一切东西无不发霉。据苏东坡说,在岛上可以说要什么没有什么。他写信给朋友说:“尚有此身付与造物者,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故人知之,免忧煎。”这次到海南岛,以身体的折磨加之于老年人身上,这才是流放。(原文有删改)【注】一栋房子:指苏东坡流放到惠州时自己修建的“白鹤居”(今称“朝云堂”)。作者为
7、什么说“这次到海南岛,以身体的折磨加之于老年人身上,这才是流放”?请做简要分析。文本中的几处自然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海南岛不适于人居住,但朝廷却把六十岁的苏东坡贬谪到这个地方,这表现了朝廷对苏东坡的刻意打压等。(2)流放到海南岛的苏东坡经历了艰难的跋涉,这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到海南岛需要坐船溯西江而上到达梧州,然后南转从雷州半岛再坐船到儋州。(3)这次流放不仅是针对苏东坡本人,也牵扯到了苏东坡的家人和朋友。家人中,儿子苏迈丢官;弟弟苏子由被贬谪等。朋友中,广州太守王吉因为听从苏东坡的话建立医院、周济百姓遭到罢斥;雷州太守因为迎接苏东坡,第二年遭到弹劾
8、等。(4)表现作者对当权者的不满和对苏东坡的无限同情。海南岛是蛮荒之地,而朝廷却把他贬谪到这里。1文章开头一段的具体作用:(1)交代海南岛的特点,居住的多是黎人,没有教化。(2)介绍当权者对前朝大臣的贬谪情况。为了防止元祐诸臣卷土重来,统治者对与前朝有关联的臣子都进行了贬谪等处罚。(3)交代苏迈丢官的具体原因。(4)为全文定下悲凉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对苏东坡流放海南岛的描述。 2文章详细阐述了苏东坡辗转去海南岛的过程,看似琐碎的记叙,却将年迈的苏东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眼前出现了一位垂暮之年仍千里奔波的老者,表达了作者对苏东坡的无限同情。“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关注点有:1注重客观
9、公正。2注重个性思考。3注重评述结评价我认为(亮出观点)理由(文本中的依据;自己的分析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论据)+结论。一、(2018届吉林省高三10月阶段性统一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半个世纪前的一天,法国巴黎市民从当天报纸上看到一个十分醒目的消息:昨天,法国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作为新当选的法国科学院院士,出席了科学院院士例会。按照老规矩,院士第一次参加例会,要宣读一篇高水平的论文。不过,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夏里法布里教授没有宣读自己的论文,而是宣读了在他指导下的一位中国年轻的物理学家的论文。教授自豪地告诉与会者,这位年轻的中国物理学家由于出色的研究成果,将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
10、学位,成为第一位荣获这一荣誉的中国人。巴黎的报纸还刊登了夏里教授和这位中国年轻科学家的大幅照片。这一消息使巴黎人惊奇异常,因为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又愚昧的国家,而今天,竟然有一位年轻的中国人登上了法国神圣的科学殿堂。要知道,即使是法国科学家,要获得法国国家级科学博士学位,也是不容易的。这位令巴黎人大吃一惊的中国人,就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严济慈出生在浙江东阳县的一个小村庄,他是农民的儿子。7岁时,进入严家祠堂的蒙馆读书,读四书五经,但他对那些艰涩的圣贤之言没有兴趣。有一次,他父亲到杭州去办事,无意中在一个书摊上发现一本笔算数学,便买回来给了严济慈,严济慈高兴极了。当时,村子里
11、谁都没有学过高深的数学,也找不到可以请教的老师。严济慈硬着头皮自己“啃”,硬是“啃”下了这本书。14岁时,严济兹考上了浙江东阳县立中学,成绩是所有考生中最优秀的。家里省吃俭用,把这个“严家几辈子才出的读书人”送进了中学的大门。严济慈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刻苦用功,每学期的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学学业。这年夏天,他来到省城杭州报考大学。考虑到家里经济困难,他决定报考离家最近的南京高等师范,因为师范不仅免交学费,还免费提供食宿。在等候发榜的日子里,有一天,他看见南京河海工程学校张贴的招生告示,心想:反正没事,不如再去考考看,于是,又报考了河海工程学校。不久,考试揭晓,严济慈两所
12、大学都考上了,而且名列全省第一。这一来,轰动了杭州城,也速速传到他的家乡东阳县。为此,浙江省教育厅把东阳中学列为全省的重点中学。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严济慈远涉重洋,到法国留学,把目标选定在著名的巴黎大学理学科。按校规,20多门主课,考试通过一门即可得到一张文凭,考取8张文凭就可毕业。但由于课程艰深,考试繁难,考取一张文凭并非易事,不少学生在校多年,一张文凭也没拿到。巴黎大学一年举行两次考试。这次勇敢尝试的结果,成绩优等,使他一进校就获得了第一张巴黎大学的文凭。巴黎有令人流连忘返的名胜古迹,也有令人难以抗拒的物质诱惑。严济慈对于一切不为所动,每天从下榻的旅馆,到教室,到图书馆,到实验室,四点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74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园地三 口语交际 课件(共10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