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春雨的色彩_语文S版(2018).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春雨的色彩_语文S版2018 一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春雨 色彩 语文 2018
- 资源描述:
-
1、教学设计: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
2、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课题3 春雨的色彩课时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文中13个生字:“姑、娘、纺、线、群、屋、争、题、油、菜、得、更”;会写6个生字:“更、地、听、沙、红、色”,学习新偏旁“提土旁”“三点水”“绞丝旁”和“角字头”;(2)分角色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3)理解
3、课文内容,体会春雨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分角色朗读,增强体验;(2)借助课件,感受春雨,理解文本。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春雨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春雨的喜爱;(2)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重点难点1.分角色朗诵课文,体会春雨的作用;2.识字、写字,积累语汇。教具准备1.生字词卡片。2.多媒体课件。(此课件有成品)3.投影仪。4.实物:线。教材及学情分析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生动方式,随文识记生字,采用变序方法,突破难点。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从文本入手,充分运用美读法,配合精美的课件,为学生的拓展思维提供直观引导,使学生产生强烈共鸣,帮助学生感受春雨的
4、作用,从而对春雨产生喜爱之情,陶冶学生对大自然无限热爱之情。教学过程复备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看图听声导入(一)(展示课件第八屏)展示画面,同时播放雨声和鸟鸣的录音。教师结合课件,引导学生仔细听录音,旁白导入:春雨细如丝,是那样温柔;春雨美如画,是那样多彩;春雨,把我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二)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读题。(三)学习生字“色”:1.读音:声母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2字形:学习“角字头”,笔顺是“撇、横撇”;“色”字是上下结构的汉字,下面是“巴”,其中的第二笔是短竖,不要写成点。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真观察后练习书写;选择几份学生作业用投影仪展示,全班评议。二、初读全文(
5、一)学生自由朗读全文,给不认识的字做标记,并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这些字的字音。(二)(展示课件第九屏)出示全文文本,同时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注意不认识的字如何发音,检查自己的拼读是否准确。(三)教师带读,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和感情,读出不同角色的表情。(四)数一数,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五)指名分段读课文,全班评议朗读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主要从正面评价。(六)刚才我们学习了“角字头”,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生字也有这个偏旁,请小朋友在课文中把它圈出来,它在哪个自然段?是哪个字呢?(学生回答)学习生字“争”:1.读音: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韵母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学课件小学优秀公开课.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