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代寓言二则学案 练习 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代寓言二则学案 练习 苏教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古代 寓言 二则学案
- 资源描述:
-
1、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代寓言二则学案+练习 苏教版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预习案 【学习目标】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掌握文中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学法指导】 翻译文言文方法:(1)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2)变单音节为双音节词。 (3)添加省略成分。 (4)调整语序【知识链接】1了解“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
2、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2了解作者及作品。韩非(约前280前233),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韩非子共五十五篇,大部分是韩非本人的作品,文笔犀利,逻辑严密,善用比喻。【阅读导航】1自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画出课文中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自己查阅工具书或向老师、同学请教。然后放声朗读全文。)2.课文疏通(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着翻译课文,不懂的地方划出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
3、,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我的疑惑】: 自我评价_ 学科长评价_ 教师评价_ 郑人买履活动案活动一:熟读翻译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小组内个体展示读(在个体展示读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互相点评)各小组推举一名选手参加全班朗读竞赛(在其他同学
4、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点评他人的朗读并记录下容易读错的句子全班齐读课文,展示“预习问题二”2、根据预习中的重点字词翻译课文,并展示预习问题三。(小组交流预习题三中关于加点字的解释各小组分工展示重点字词及句子翻译(脱稿展示)自主口头翻译课文小组内互动,以提问形式巩固记忆小组间随机提问重点字词句的解释。)活动二:文言现象积累在字词疏通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本文中重要的字词及句子,作好归纳,并向大家展示:1、一词多义: 2、通假字:3、特殊句式积累 活动三:自主思考并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事?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故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启示?组内
5、讨论并指派一名同学将答案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互相订正补充活动四:尝试背诵课文及重要字词小组内一对一背诵,过关【我的收获】 自我评价_ 学科长评价_ 教师评价_ 当堂检测( 总分50分 )1填空。( 6分)(1)郑人买履选自_。韩非,_国末期哲学家,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5分 )度其足( ) 吾忘持度( ) 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5分 )郑 人 有 欲 买 履 者 4区别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5. 爬山虎的脚丨沪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