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梦溪笔谈二则同步测练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24 梦溪笔谈 步测 练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梦溪笔谈二则同步测练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土中狗蝎( ) 其喙( )有钳 岁以大穰( ) 贻( )以金钗 如月去世箧( ) 布板讫( )2分别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 ) ( )中 曾 ( ) ( ) ( ) ( )钉 为 ( )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千万蔽地( )旬日子方皆尽( )岁以大穰( )人履其板( )患其塔动(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其喙有钳( )则以钳搏之( )钱帅登之( )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5、翻译下面两个句子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译: 6.填空:梦溪笔谈共 卷,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 时期
2、的科学成就。作者 ,字 ,北宋 家、 家。二、同步解读7.用自己的话告诉我们“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害虫的方法。也希望你能从生物防治方面举出其他例子。8.以虫治虫、这篇短文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9.梦天寺木塔中“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一句的“动如初”告诉我们什么?10.梦天寺木塔中当别人问到塔动之因时,皓笑曰中的“笑”写人物的什么?使我们看到人物的什么心理状态?11.这两则短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三、美文赏析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推敲刘公嘉话公: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