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太空一日教案新人教版2020022946.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2 太空 一日 教案 新人 2020022946
- 资源描述:
-
1、第22课太 空 一 日【教学目标】1.借助小标题,了解我国宇航员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2.学习运用小标题的写法,理解其层次清晰的作用。3.感悟航天员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态度。【情境导入】杨利伟,“中国首飞航天员”,当代中国与民族精神的标志性英雄人物。对于进入太空的经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我们可以读到,他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经历了地球上14个昼夜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他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以负责和揭秘的态度亲自描写了中国人的太空之旅,所有读者将跟随他
2、的经历感受到真实的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今天,我们学习杨利伟的太空一日。【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扫清字词障碍。(1)读准加点字的读音模拟(n)炽热(ch)俯瞰(kn)严谨(jn)逃逸(y)稠密(chu)遨游(o)瞬间(shn)烧灼(zhu)(2)解释词语。遨游:漫游;游历。烧灼:指高温炙烫。瞬间:一眨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严谨:严密谨慎;严密细致。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任中国
3、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2)背景简介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结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3.读课文,根据文章的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17段):写
4、火箭发射、飞船起飞时“我”因共振现象而产生了极大的痛苦,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第二部分(1829段):“我”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形状,在太空判定飞经地球的方位,还看到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第三部分(3039段):作者描述在太空中“本末倒置”的错觉和神秘的敲击声。第四部分(4067段):作者具体描述飞船返回地面的经过。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为什么“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明确:飞船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让“我”非常痛苦,感到难以忍受。2.“我”在太空中看到了什么?明确:地球是一段弧;各大洲和自己的祖国;看到一些类似棉絮状的物体。3.“本末倒置”是怎样的一种错觉?明确: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4.
5、“我”为什么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呢?明确:因为当时飞船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纹,“我”不知道这是正常现象。联想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为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条裂缝,然后高热就使航天器解体。增加了“我”的紧张感。5.飞船抛伞经历哪几个阶段?明确:抛开降落伞盖,迅速带出引导伞;引导伞出来后,紧跟着把减速伞也带出来;减速伞让飞船减速下落,16秒钟之后再把主伞带出来。6.详细记录飞船落地的时间,有什么意义?明确:“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球,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7.结合文中的事例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明确:对于太空中的神秘声音,技术人员用
6、各种办法模拟,让“我”反复听,“我”却总是觉着不像。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也没有个结果。作者没有听到和太空中一样的声音,就不签字,表现了严谨、科学的态度。作者在太空中看到一些棉絮状的物体,认为也许是灰尘,也有可能是太空垃圾,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作者猜测那些东西可能是灰尘、太空垃圾,但不确定,表明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表现了作者严谨、谨慎的态度。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1.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6成才之路》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 第2课 第2节 耳听为虚.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