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类型201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79062
  • 上传时间:2025-11-1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53.1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含答案
    资源描述:

    1、201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45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根据问题回答。“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有谁离得开大地母亲,离得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人远离故土,原因各不相同,但乡愁是共同的。女娲造人的神话说明了祖先对土地的祟拜;开疆拓土是古代许多统治者成就霸业的目标;而保卫土地的故事更是_(A屡见不鲜,B不计其数)如今,土地又被赋予了环境保护的意义。土地,哺育了人类,续写着辉煌。(1)请将“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工整、准确地书写在下列方框内。(2)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女娲_开疆拓土_(3)短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_改为_(4)请从括号内选择

    2、一个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5)请写一则有关土地的格言、俗语或歇后语。2. 依照下面例句再仿写两句以构成一组排比句。例句: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彩,灿烂芬芳。仿句:生命是;_生命是_。3. 古诗词默写。腹有诗书气自华,初中阶段,聪明的你一定又记住了不少古诗词名句吧!请用原文填空。(1)江山代有才人出,_。(赵翼论诗)(2)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3)李清照武陵春中将抽象的、难以触摸的愁绪写得富有重量、具体可感的语句是:_,_。(4)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5)_,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_,_。(7)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

    3、送别)(8)忽如一夜春风来,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口语交际。“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三年时光转瞬而过。为感老师恩,叙同学情,你班班委准备6月2日晚8点在学校礼堂举行一场以“情深似海,岁月如歌”为主题的毕业晚会。请你参加下列活动,并根据情景要求答题。(1)你去邀请你的班主任李老师参加这次活动,请将你对他说的话写出来。(2)假如你是这场晚会的主持人,请你为晚会设计一一段开场白。(3)分别在即,你肯定有很多话要对你的好朋友说,请你在晚会上为他(她)送上你的毕业赠言。5. 文学常识。(1)冰心的_和_是在印度诗人_的飞鸟集影响下写成的。(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

    4、集_。6. 综合性学习。川陕苏区是全国第二大苏区。过去,有许多英雄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又有更多的建设大军为巴中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党90周年之际,一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性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的活动,我们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素质。请你参加下列活动。(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你准备开展哪些活动?(2)加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指出病因,并修改过来。(3)假如开展“唱红歌”活动,你准备唱的一首红色歌曲的歌名是什么?(4)若开展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活动,你创作的红色短信是什么?7. 名著导读。(1)人最

    5、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选文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这段文字出自原苏联小说,该书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这是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我们阅读这部著作,不仅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巨大的人格魅力,不仅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而且可以借鉴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平,因此该书被誉为与_。(2)孟子说:“天将降大任

    6、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的体现,请以其中一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实例,不少于30个字)二、阅读理解(55分))8.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列各题。我的叔叔于勒(节选)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父亲赶紧走去。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

    7、员。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

    8、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

    9、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十个铜予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1)学了我的叔叔于勒后,

    10、有同学即兴拟好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结合文意对出下联。上联:十年思盼,远在天涯,手足好像摇钱树下联:_(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默念的三句话中,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没有什么不同,排列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3)第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我的父亲弄清穷水手就是于勒后,从父母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5)文中的两处“狼狈”各是什么意思?(6)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7)小说以“我的叔叔于勒”为标题,那么主人公是于勒吗?为什么?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炼草成油不是梦佚名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

    11、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称为化石能源。到目前为止,化石能源仍是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化石能源在本世纪将被开采殆尽。另一方面,由于使用化石能源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C02,同时产生一些有污染的烟气,威胁全球生态。因而,开发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今后能源发展的方向。生物燃料与化石燃料相比,具有可再生的特点。已有科学家致力于研究怎样将农业废弃物、木材及生长更为迅速的草本植物转化为种类繁多的生物燃料(甚至是航空燃油)这种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目前

    12、,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来满足发达国家对液态燃油原料的需求。这种对粮食作物的额外需求还使得2008年家畜饲料价格大幅上升。一旦将玉米生长、收获及加工期间的所有排放纳入经济成本预算,第一代生物燃料显然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对环境安全具有积极影响的能源形式。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将英文单词汽油(gasoline)中的前缀“gas”去掉,引入“grass

    13、”(草),就组成了形象生动的专有名词“草油”(grassoline)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生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的可用于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为耕作成本低、产量大,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作物大多都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对它们的种植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作物的生长。还有一些作物(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纤维素类植物的生物质(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用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

    14、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生产约3790亿升草一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遗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的生主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l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虽然科学家们仍然更擅长发酵玉米籽粒(有效成分为淀粉),而不是打断纤维素分子链,使它们转变成可发酵单糖,但最近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量子化学计算模型之类的强大工具的引入,使化

    15、学工程师能够在原子水平控制反应进程。目前科学家将研究重心集中在如何快速将这种微观尺度的控制级别提升到炼制厂这样的工业水平上。尽管此领域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一些示范工厂已经开始运行,第一个商业化生物燃料炼制厂预计在2011年建成。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1)为什么说开发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今后能源发展的方向呢?(2)第一代生物燃料为什么没有推而广之呢?(3)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这种燃料的优点是什么?(4)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生产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

    16、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10.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列各题。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

    17、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结合文章,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请广于君故不错意也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秦王色挠(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_A秦王/怫然怒B大王尝闻天子/

    18、之怒乎C与臣/而将四矣D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3)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_A而君逆寡人者(选文)长跪而谢之日(选文)B今吾以十倍之地(选文)夫专诸之刺王僚也(选文)C否,非若是也(选文)若为佣耕(陈涉世家)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选文)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4)翻译下列句子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5)唐雎与秦王的斗争可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6)请列举两位我国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7)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8)唐雎举了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的事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三

    19、、写作(50分))11.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三年的初中学习和生活中,你也许碰到过最高兴或最不愉快的事;也许师生间发生过一些轶闻趣事;也许在学习、交友、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等方面有一些得失回望那如歌的岁月,你一定会感慨万千吧。请以“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45分)1. (1)本题考查学生规范书写的能力,书写时,首先要保证正确,然后要注意字的大小和位置w,tu祟,崇(4)本题考查学

    20、生对成语的理解屡见不鲜的意思是见过很多就不觉得新鲜了不计其数的意思是不可计算数量,形容极多据此了作答(5)本题考查学生对俗语的掌握,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作答,也是上网查阅答案:(1)略(2)wtu(3)祟崇(4)B(5)示例:安土重迁2. 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婉转悠扬3. 各领风骚数百年无可奈何花落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览众山小少壮不努力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仍怜故乡水千树万树梨花开4. 解答此题需要结合文段中“毕业晚会”这一关键信息,(2)回答时要表达出对班主任老师的感激(2)开场白的设计紧抓毕业这一关键点,将师生情谊和离别写出(3)

    21、毕业赠言切入点是回忆共同时光,表达友情由此回答即可答案:(1)示例:李老师,中学时光转瞬即逝,这三年中,没有您的慷慨奉献,哪有我们收获的今天?我们诚邀您来参加我们的毕业晚会,以表达对您的感激之情(2)示例:我们同窗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岁月的流逝挥不去执著的梦,时光的飞驰也带不走永恒的心今天,我们带着满怀的希望,我们带着美好的憧憬,我们带着相聚的欣喜,我们带着离别的寓意,济济一堂,共同度过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夜晚(3)示例:三年光阴,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很多如今毕业了,希望未来的你,做一滴晶亮的水,投射到浩瀚的大海;做一朵美丽的花,组成百花满园5. 繁星,春水,泰戈尔诗经6. (1)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

    22、动的能力所设计的活动一定与主题相关,有操作性可组织参观革命故地,组织红歌比赛等(2)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应该是先传承,然后才可以发展这是逻辑错误据此可作答(3)本题考查学生对红色歌曲的掌握可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也可上网查阅据此可作答(4)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是短信,所以一定要语言简洁,主题突出可采用对偶的修辞答案:(1)组织参观革命故地组织红歌大赛(2)病因:不合逻辑修改:我们可以在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的同时(3)红梅赞(4)传承红色文化,建我强大祖国7.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

    23、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是苏联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自己的生活所描画出来的完美的青年革命战士的形象,他勇敢、坚强,拥有顽强的毅力,相信自己的力量,并有“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怕困难”的品质,教育了无数中国革命青年(2)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年)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记被称为“三大英

    24、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此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基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或有病痛的折磨,或有遭遇的悲惨,或有内心的慌感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们的信心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基罗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

    25、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传播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答案:(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前苏联文学作品的红色经典青年一代的生活教科书(2)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失聪但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依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创作,写出了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二、阅读理解(55分)8. (1)本题考查对句式结构的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题干所给示例,提取其句

    26、式结构,恰当组织语言,对仗工整即可本题对联的内容来源于我的叔叔于勒,文章的内容在于写出了在金钱面前,骨肉手足之情的淡漠上联中首先写出了时间,下联对应的也要用时间开头上联写出的是相见之前的岁月,下联展现的应该是相见时的时刻上联写双方当初“远在天涯”,下联因为双方相见,就应该是“咫尺天涯”,上联中点出了父母将手足视为自己的摇钱树,下联中因为相见时叔叔的落魄,父母就不愿意相认,体现了骨肉亲情的淡漠,不像家人反而像陌路人一般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语言的理解感悟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文章的主题进行分析“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个人称都是对于勒的称呼“父亲的弟弟”已经饱含讽刺

    27、意味了从“我的叔叔”到“我的亲叔叔”中间加了一个“亲”字,表现我“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同情和对父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我”一个孩子都可以体会到对于勒的同情,但是“父亲”面对自己的“弟弟”却只有避之唯恐不及的感觉,讽刺意味更加明显这样的顺序安排,讽刺意味一步步增加,所以不能改变顺序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对语言描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语言描写的作用和上下文进行分析即可语言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第段是船长对父亲提出问题的回答,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结合上下文来看,“我们”对买牡蛎的人是

    28、不是于勒一直心存疑问,通过船长的话,确定了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填补了“我们”的疑问,也为下文父母对于勒态度的转变作铺垫,推动了下文的情节发展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时,结合父母的对话对其人物性格特征进行分析即可在父母得知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后,他们商量要趁早离开这个地方,免得被于勒纠缠;对他的称呼也由尊重变成了嘲讽贬低;并且不愿意让女婿知道于勒的身份由此可以得出,“父母”的性格特征是势利、自私、冷酷、贪婪、唯利是图的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5)本题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语境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即可第一处的“狼狈”出现在第段,“父亲”知道

    29、于勒的身份后“神色狼狈”,表现了他知道真相后受窘的样子第二处的“狼狈”出现在第段,于勒“满脸愁容,狼狈不堪”,表现了于勒的落魄和穷困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6)本题考查对选文的概括归纳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进行概括分析即可阅读选文,可以得出选文主要讲述的故事是:菲利普一家人在乘船去往哲尔赛岛的时候,偶遇卖牡蛎的于勒,但是他们为了自己的虚荣和利益,对贫穷的于勒避而不见在回答时,将这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整理即可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7)本题考查对文章以及标题的理解把握情况解答时,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主人公和选文的主旨通过阅读全文可以得知选文部分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而不是

    30、于勒选文主要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从尊敬奉承到贬低不屑的转变,形成了对社会上趋炎附势,爱慕虚荣之人的讽刺选文以于勒作为标题,是为了表现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下于勒这类人生活困境的同情和怜悯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似陌路人(2)不可以从排列顺序分析,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并在“叔叔”前加一“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同情和对父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饱含讥讽意味的心里话(3)语言描写通过船长的话,确定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推动下文情节发展(4)势利、自私、冷酷、贪婪、唯利是图(5)第一个“狼狈”,指父亲知道真相后受窘的样子

    31、;第二个“狼狈”,指于勒穷困到了极点(6)菲利普一家在一条船上巧遇卖牡蛎的于勒,躲避于勒,避免相认(7)主人公不是于勒因为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塞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揭示全文主题思想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9. (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第一段“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化石能源在本世纪将被开采殆尽另一方面,由于使用化石能源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C02,同时产生一些有污染的烟气,威胁全球生态因而,开发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今后能源发展的方向”,即可提取两条

    32、解答(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根据第三段“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来满足发达国家对液态燃油原料的需求”,解答即可(3)这道题考查了信息的提取,细读第四段,根据“这些原料作为耕作成本低、产量大,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作物大多都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对它们的种植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作物的生长还有一些作物(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提取关键语句进行解答即可(4)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5)

    33、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答案:(1)化石能源在本世纪将被开采殆尽;化石能源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及污染的烟气(2)没有足够的耕地来满足发达国家对液态燃油原料的需求(3)耕作成本低;产量大;不会干扰及危及粮食作物的生长;可净化土壤(4)列数字从数量上准确说明了纤维素类植物的生物质很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用来制造生物燃料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说服力(5)不能“约”表明3790亿升草油是近似值,去掉则变成一个确数,与实际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0.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

    34、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句意为: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广:扩充句意为:所以不打他的主意错:通“措”句意为: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易:交换句意为:秦王变了脸色色挠:屈服(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

    35、地名等应做停顿A正确;B错误;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C正确;D正确故选:B(3)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A句意为: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而:表转折,但是直起身子并道歉说而,表承接B句意为: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之:的专诸刺杀王僚的时候,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句意为:不,不是这样的若:像你被人雇佣耕地,若你D句意为:安陵君因此派遣唐雎初始秦国,使:派遣扶苏因为多次进谏的缘故,皇上派遣他到边疆带兵使:派遣故选:D(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

    36、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由是”:因此;“遂”,于是,就;“凡”,总共;“乃”,才句意为: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重点词语有:“以”,把;“错”通“措”,句意为: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句重点词语有:“亦”,也;“抢”,撞句意为:平民生气,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5)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

    37、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布衣之怒(6)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能结合实际事例进行解释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保全了自己和齐国的尊严蔺相如不负赵王所托,以勇气和胆识智斗秦王,保住了和氏璧(7)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吞并安陵(8)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

    38、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吞并安陵(9)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在三人行刺前分别有征兆:慧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这是一种铺陈渲染,增强对秦王心理打击的力量,以达到下文有效威胁秦王的目的答案:(1)扩充通“措”交换屈服(2)B(3)D(4)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平民生气,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5)布衣之怒(6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保全了自己和齐国的尊严蔺相如不负赵王所

    39、托,以勇气和胆识智斗秦王,保住了和氏璧(7)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吞并安陵(8)在三人行刺前分别有征兆:慧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这是一种铺陈渲染,增强对秦王心理打击的力量,以达到下文有效威胁秦王的目的三、写作(50分)11. 【例文】你是我心中的风景河岸对河流说:“我不能留住你的波浪,让我留住你的足印在我心里吧”-泰戈尔或许青春就有那些尖砺与背离;或许成长就有那些叛逆与感伤;或许留心沿途的风景,就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留心沿途的风景,或许弥足珍贵母亲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极旧,上面斑斑驳驳的,是岁月送给它的礼物我总是劝母亲扔掉这辆自行车,母亲在这时变得很固执于是我背对着

    40、母亲,皱着眉头与母亲冷战母亲总是小心地擦拭着这辆车,总是看着它微笑那天,母亲忽然转过头,对我说:“我们去骑自行车好吗?”看着母亲那温暖的笑颜,我极不情愿地坐在使我与母亲多次吵架的自行车上那是我与母亲的十年穿过大街小巷,我与母亲拐到母亲与外婆从前的家小麦的点点香味飘来,那是乡土的味道,我看着脚下车印在泥土上缓缓轧出,画出完美的弧线我张开手臂,微风拂来,淡淡的忽然,母亲的车把一歪,我一把抓住母亲的衣角,母亲双脚踮地,稳住了自行车母亲急忙回头问:“没事吧”我微笑地看着母亲,母亲温柔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喏,小时候我和你外婆,也是这辆车,也是这条路”那是母亲与外婆的十年我终于知道母亲为什么舍不得丢掉这

    41、辆自行车了,我的心最深处被触碰,我知道,那是爱那时的母亲也一定和我一样,穿着白衬衫与解放鞋,露出被太阳晒得健康的小麦色皮肤,看着外婆黝黑的长发别着普通的珠花飘起,看着地上车印的连绵,看着沿途的风景,温暖如昨天那是我们一家人的十年,母亲笑着说:“你和你的孩子以后也一定会骑着这辆自行车,走过我们走过一遍又一遍的这条路”我闭上眼睛,听车轮转动的声音,张开眼睛,看沿途的风景的温暖延伸至未来这条路,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乐趣;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清秀更重要的是这条路上还有我与母亲,在同一辆车上,母子俩说说笑笑,早已成一道风景在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节奏越来越快,但感觉却越来越迟钝远处的树枝多了一丝鹅黄,我们熟视无睹;地上的草儿萌发出新绿,我们视而不见;连母亲的发鬓间多了一丝白发,我们也倏然不知我们何曾留心沿途的风景?母亲,我不会再吵着扔掉这辆自行车母亲,我会用自己明亮的眼眸,映出沿途最美的风景,收藏在自己心里因为这风景,体现了亲情的温暖我想对车轮说:我不能留住你的经过,就留住沿途的风景在我心里,让我永远这温暖吧试卷第13页,总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906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