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不懂就要问 人教 部编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不懂就要问 人教 部编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不懂 就要
- 资源描述:
-
1、不懂就要问设计说明: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明知可能挨打,还是向先生提问的故事,反映了他学习主动、喜欢刨根问底的品质。教学中,结合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交流,运用学习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冒着被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搜集有关勤学好问的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
2、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预设:谁不懂就要问?他都问了哪些问题?他的问题解决了吗?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读课文,不理解的词可查词典,词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圈画出来。读完课文还可以跟同桌小声议论议论。设计意图:“学贵有疑”,通过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想法。把有新鲜感的词语画下来和同学交流。2、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3、教师巡视指导。4、学习生字、词语。(1)课件出示词语,其中生字带拼音。背bi诵sn 照例l 圈qu
3、n出 段dun落 练lin习 糊h里糊h涂t 吓呆di 戒ji尺 厉l声 挨i打 清楚ch(2)去掉生字的拼音读一读。背诵 照例 圈出 段落 练习 糊里糊涂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楚(3)游戏:用手势表示多音字的读音。出示词语,请同学们用手势来表示“背、圈”的声调。背诵 背包 圈出 羊圈 圈猪(4)做“摘苹果”游戏。苹果上面有生字,学生读对一个会掉下来一个苹果。苹果树上的生字有背、诵、例、圈、段、练、糊、涂、呆、戒、厉、挨、楚。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6、出示课文内容填空,引导学生填空。(课件出示)( )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个地( )。至
4、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 )。( )不怕挨打,向先生(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7、小结:我们在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示,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1、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1)理解“糊里糊涂”,找一找它的反义词。(2)用“糊里糊涂”造句。3、孙中山是怎样问的?找一找重点的词语。(1)课
5、件出示: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2)“壮着胆子”问是怎么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指名读)(3)你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4)小结: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先生提出问题,这种精神多么可贵。4、当他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先生和同学又是怎样做的呢?默读第36自然段,说一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5、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1)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摇头晃脑高声念书”是怎么念的?请同学们做动作读一读。出示:冬冬爱写诗,作诗时摇头晃脑的,真像( )。指名填写。“课堂里霎时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