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一语文同步达标测试:3.1《六国论》(苏教版必修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国论 2012 届高一 语文 同步 达标 测试 3.1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字词1.注释下列多义词2.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D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暴秦之欲无厌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辞决而行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被绮绣独不怜公子姊邪可得闻与4.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思厥先祖父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ABCD二、语言运用1.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
2、内容()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公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竖子不足与()谋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2.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句读之不知唯弈秋之为听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皆不可限以时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其势弱于秦唯利是图吞舟是漏A/B/C/D/3.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
3、胁啊!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三、阅读思考阅读苏辙六国论中的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熟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1.根据标号解释文言虚词的用法以以而而之之2.对加黑词语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西向”意即“向西”,指抗秦。C“千里”作“秦”的定语,意指秦国幅员辽阔,实力雄厚。D“世家”指司马迁的史记中诸侯
4、的传记。3.选出“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一句译文正确的项()A认为一定可以有自我安定的办法。B认为一定会有能够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C认为一定有可以使自己安全的办法。D认为一定有办法使自己的国家保全下来。4.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5.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四、“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断是以怎样的方式提出的?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写此文的本意?五、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六、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填在括号里,注意一词多义现象。七、说说下边加黑词语的意义,它们和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有什么不同。1.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上语文课件-13坐井观天_人教新课标.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