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普陀区 中考 语文试题 答案 word
- 资源描述:
-
1、上海普陀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卷共27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回看射雕处,_ 。 观猎2_ ,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 秋3.醉里挑灯看剑,_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月上柳梢头,_ 。 生查子 元夕5浮光跃金,_ 。 岳阳楼记6_ ,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水仙子 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
2、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7本词中“晴岚”的意思是_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接画檐”再现两岸房舍鳞次栉比。B“十里”体现了江南人家极其富裕。C.此曲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春色。D.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真切喜爱。(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节选)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
3、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9、本文作者是_(朝代)的_(人名)。(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节选的第段主要论证了:“读书应该也必须深入研读”。B、孔子读易的事例证明“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乃读书之术。C、“老吏史苦之”与“坡洒然不倦”对比,证明读书贵在乐学。D、虞世南等人的事例与孔子、苏东坡的研读形成了鲜明对比。(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
4、分)郢书燕说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类此。郢(yng):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举( ) (2)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治则治矣,非书意也!14、郢人谓持烛者“举烛”的原因是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3分)A、指出郢人做事粗枝大叶,贻笑大方。B、肯定燕王善于采纳谏言,治理国家。C、表明治国的根
5、本在于举贤而任之。D、批评今世学者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二、现代文(48)(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2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1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2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
6、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3其实,无需举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4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
7、,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xiàn mù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5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8、。6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1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Xiàn mù ( )17第1段中帕斯卡尔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该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原意是说 ;本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