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翠鸟_人教新课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教学 实录 翠鸟 新课
- 资源描述:
-
1、翠鸟课堂实录及评析 一、揭题 师:儿时,在这条西河上,行驶着几艘渔船。其间,许多鱼鹰立于船头,像列队的士兵,待渔人一挥竿子,它们就纷纷下水捕鱼。今天,我们也要认识另一种善于捕鱼的小鸟,它外行小巧,色彩艳丽,这就是翠鸟。(板书课题) 点评 用孩提时的富有感染力的亲历见闻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吸引儿童的情趣;消除拘束感,努力构建与学生“共鸣”的平台,营造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自主提问 师:一起深情地叫叫它的名字。 生:翠鸟 师:学习文章前,你想知道有关翠鸟的那些知识? 生:我想知道翠鸟的颜色 。 生:我想知道翠鸟怎么捕鱼的。 (板书:捕鱼) 师:刚才那位想知道翠鸟什么颜色的同学,我想
2、告诉你,颜色只是样子的一个方面,希望你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该生点点头) (板书:样子) 生:我想知道翠鸟住在哪里? (板书:住处) 点评 巧妙运用阅读的期待效应,激活求知欲望;并得体、自然地处理好学生的回答与板书的“冲突”问题。 三、明课文结构,择学习内容 师:现在大家带着这3个问题去读课文,一组一个自然段;想想解决这三个问题,该分别学习哪个部分? (生分小组读14自然段,师小声地与生跟读,后师读5自然段) 生1:要知道翠鸟的样子,应该学1自然段;要知道它怎么捕鱼,应该学3自然段;要知道他的住处应该学第4自然段。 师: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2:不同意,第2自然段也是写捕鱼的。 师:说说自己的
3、理由。 生2:因为2自然段写翠鸟捕鱼时在等小鱼。 师:你很细心,善于思考,我同意你的说法。(师随即在板书上注明段落归属) (故作神秘状)师:我们先学习哪个部分好呢?(众生开始持不同的意见) 师:谁说得有道理,就遵照谁的意见,好吗? (生思考、作答) 生3:我说不出什么道理,就是想看看翠鸟长什么样。 师:你很诚实,其实你已经说出了道理。 生4:因为我首先看到第1自然段,我们应该按书上的顺序来学。(众生笑) 师:她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生5:我想先学写样子的部分,再学写捕鱼的部分,这样我就可以研究一下翠鸟为什么善于捕鱼。(师带头鼓掌) 师:翠鸟善于捕鱼不假,你的回答证明你更善于思考。 师:我们就遵照
4、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先学习描写样子的段落。 点评 分组朗读,对教师而言,可以摸清学生现有的认知状况;对学生而言,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段落的主要内容,同时培养了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变被动牵引为主动参与,变循规蹈矩为自主择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把阅读自主权还给学生,他们将会学得更加主动、更加轻松。 四、学习第1自然段; (一)引导读懂这段话。 师:自由朗读这一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翠鸟的颜色很鲜艳。 生2:我读懂了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 生3:我读懂了翠鸟的样子。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3:它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和鲜艳的羽毛,还有透亮灵活
5、的眼睛和又尖又长的嘴。 生4:我读懂了作者用爪子、羽毛、眼睛、嘴来写翠鸟的样子。 生5:我读懂了翠鸟的颜色有三种。 (师:哪三种?) 生5:橄榄色、赤褐色、浅绿色。 生6:我读懂了翠鸟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点评 设计这一环节,考虑到了学生受不同年龄、文化背景、认知水平差异的影响,有的能深究,有的则理解肤浅,有的仅停留于文字表面。既要照顾个性差异,又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读有所悟,读有所思。 (二)出示板书: 1、书上用了哪些词语来写具体翠鸟的样子的,请同学们填空。 板书: ( )的爪子 头:( )的头巾 样子 ( )的羽毛 腹:( )的衬衫 ( )的眼睛 背
6、:( )的外衣 ( )的嘴 (生作口头练习) 师:你发现所填的词有什么规律吗?(生思考) 生1: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 师:都有哪些呢? 生1:红色、橄榄色 生2:还有一个“又尖又长”是描写形状的。 点评 语文教学不能忘了“根”字、词的品析与深度挖掘。 2、研读句子。 师:你喜欢翠鸟吗?(生点头示意喜欢) 师:你用什么语气来读你喜欢的部分呢?自己练一练,试一试。 片段 生1:我准备用赞美的语气读2、3句。(生读) 师:想赞美它什么? 生1:我赞美它漂亮。 师:你也读得漂亮。 生2:我用羡慕的语气读第2句。(生读) 师:你羡慕它什么? 生2:我羡慕它的颜色多,很鲜艳。 生3:我准备用喜欢的语气读第
7、1句。(生读) 师:不好,你没抓紧苇秆,快掉下来了。(众生笑)能再试一次吗?(生再读) 师:这一次就安全多了。 (生4受到启发):我准备用小心的语气来读第1句(生读) 师:你因何而小心? 生4:我怕掉下来,读到这儿时,我的心里很紧张。 师:真是个感情丰富的孩子。 点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包办代替,越俎代庖;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专注地读,在朗读中与文本产生共鸣,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三)引背这个段落 (出示翠鸟挂图)根据板书和挂图,在教师的引导下背诵这个部分。 点评 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将重点词句进行迁移。 五、学习第2、3自然段 (一)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