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教案:14 与妻书.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教案:14 与妻书 九年级 语文 语文版 上册 教案 14
- 资源描述:
-
1、14 与妻书【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文言词汇。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在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做出抉择的情感历程。(重难点)3了解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民主战士林觉民就是一位至情至性的真豪杰、大丈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那感人至深的绝笔与妻书。二、预习展示1作者作品简介。林觉民(1887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
2、文及小说。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写有小说莫那国之犯人,翻译了六国宪法论。2写作背景。清代末年,清政府政治腐败,国势衰弱,面对列强的侵略采取了屈辱投降的办法,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对人们则更加残酷地压榨剥削,因而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意在推翻清政府统治。1910年11月,孙中山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年4月23日,起义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部署起义。但由于准备不
3、够充分和革命党人叛变,起义失败。本文是早期民主革命先驱者林觉民烈士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的一封绝笔信,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深情。林觉民起义前,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推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3读准字音。如晤(w)婉解(wn)双栖(q)嗟夫(ji) 虐民(n) 使之肖我(xio) 依依旁汝(bn)三、合作探究(一)反复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同“够”,能够)2小组讨论,解释下面一词多义的词。书吾今以此
4、书与汝永别矣(名词,信)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写)至吾至爱汝(副词,极、最)吾爱汝至(副词,到了极点)语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动词,告诉)何事不语(动词,说)得汝可以模拟得之(理解到)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见到)余因得遍观群书(能够)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得到)其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人称代词,他)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人称代词,他们)今则又望其真有(代词,它)吾亦望其言是实(指示代词,这)汝其勿悲(助词,无实义)竟竟日不出门(形容词,全,终)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完毕)3小组讨论,解释下面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以及”是介词,“以”和动词“及”的连用,
5、其义为“把推及”。今义:表并列关系的连词。)(2)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古义:但,但是。今义:常用在整数的数词前面,表示次序。)(3)汝可以模拟得之(古义:模,揣摩,体会;拟,揣度,推测。今义:模仿。)4请从文中找出活用的词并解释。(1)汝幸而偶我(名词作动词,婚配)(2)汝泣告我(名词作状语,哭着)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作状语,像分瓜一样)(3)当尽吾意为幸(动词使动用法,使尽)(4)卒不忍独善其身(形容词用作动词,完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形容词用作动词,敬爱。幼,形容词用作动词,爱护)(5)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5同桌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