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5课 5.1《论语》十二章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5课 5.1论语十二章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2 2023 学年 新教材 高中语文 单元 5.1 十二 课件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第五课 论语十二章对接高考课前预习概括主旨教学目标课上思辨积学储宝随堂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实践的意识。对接高考1本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重点,考生应注意总结和把握。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要求。2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对论语的相关内容多有涉及,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加关注。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课前预习1走近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政、德治。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变革时期。他总结了前人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开私人讲学的先例。相传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论语中记载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原则,如“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孔子晚年还修订了诗书等著作。2熟悉作品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论语的语言精炼,名句迭出,许多名言警句至今仍然常用。下面摘
3、录其中一部分以供欣赏。论语中的名句(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我,却忧虑不了解别人。”(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说话,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
4、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5)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6)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译: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不值得责备呀。”又说:“最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却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5、。”(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孔子说:“他聪敏灵活,爱好学问,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孔子说:“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聪明人活动,仁人沉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9)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译: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呀。”(1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
6、贵,于我如浮云。”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像浮云。”(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1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译: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对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1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孔子说:“
7、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和这相反。”(14)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则小利则大事不成。”译:子夏做了莒父的县长,问政治。孔子道:“不要图快,不要顾小利。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1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1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译:有人对孔子说:“拿恩惠来回答怨恨,怎么样?”孔子道:“拿什么来酬答恩惠呢?拿公平正
8、直来回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惠。”(1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1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译: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出自论语的成语巧言令色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往不咎尽善尽美 不耻下问 三思而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举一反三 犯而不校 任重道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循循善诱 后生可畏过犹不及 名不正则言不顺 成人之美欲速则不达 和而不同 见危授命 怨天尤人当仁不让 血气方刚 割鸡焉用牛刀 色厉内荏道听途说3了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
9、时期。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4读准字音佾(y)篑(ku)7特殊句式(1)敏于事而慎于言(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事敏而于言慎”)(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3)如礼何(固定句式。如何,译为“把怎么样”)(4)小子何莫学夫诗(固定句式。何莫,表反问的句式,译为“为什么不呢”
10、)课上思辨1“质胜文”与“文胜质”的含意各是什么?答:“质”是先天的、朴实无华的,是质朴的本性;“文”是后天的,经过修饰获得的,如衣着装饰、谈吐文采之类。“质胜文”,就是缺少后天的修饰、装点,人就会显得粗野、鄙俗。这也正是儒家和道家不一样的地方,道家特别强调天真、自然。“文胜质”则是矫枉过正,即装点太多就显得浮夸、虚伪。2第八章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答:比喻论证。这句话用了两个比喻,来说明做人、做学问、做事情要靠自己坚持,不能半途而废。第一个比喻是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这时候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其咎在己);第二个比喻是填平洼地,即使只是刚刚倒下第一筐土,有志于前进,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253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朱德的扁担|部编人教版 (共2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