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表达交流2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课件(共64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表达交流2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课件 共64张PPT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表达 交流 学会 宽容 学习 选择 使用 论据 64 PPT
- 资源描述:
-
1、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的类型有哪些呢?快速浏览课76-77页的尹荣方论度量,思考:本文逐层阐述了哪几个观点?1.度量大的好处;2.有德、识者度量才大;3.靠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中,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1.引用史搢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觉得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道理论据)2.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从而化解矛盾。(事实论据)3.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受损也不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事例。(事实论据)4.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
2、的言论。(道理论据)5.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事实论据)1.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2.道理论据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一、论据的选择(论据选择的要求)思考: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材料吗?为什么?1、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得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2、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不能用。原因:材料都体现了论证
3、对象的“勤”,但都没有体现他们的“拙”。3、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经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较,他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办法和黑人比。但他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是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思考: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材料吗?为什么?能用。原因:材料体现了论证对象的“拙”,而且是通过“勤”来弥补的。4、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思考: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材料吗?为什
4、么?能用。原因:材料体现了论证对象的“拙”,而且是通过“勤”来弥补的。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思考:论述“不要轻视小事”可以用如下材料吗?为什么?不能。这个引言材料只能证明“要重视基础”,不能证明“不要轻视小事”。上述的部份论据之所以不能选用的原因:论据选择没有围绕中心论点(论据不能证明论点)选择论据的要求之一:-选择的论据必须能证明论点“论据要能证明论点”,因为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写议论文,选择论据首先要能证明自己的论点。这是同学们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
5、,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1、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2、桑地亚哥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又聋又哑,后来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3、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于乌江。1、不是鲁迅说的,是意大义文学家但丁的长诗神曲中的句子。2、桑地亚哥不是作家。3、自刎于乌江是项羽,不是屈原。上述同学的作文中使用的论据都是不可以的,原因是他们的论据“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论据不真实。选择论据的要求之二:-选择的论据必须真实 论据要真实。如果所选论据不真实,不但不能使论点得到证明,反而论据会动摇论点。一般来说,道听途说的没有充分调查的
6、事例、主观臆造的“想当然”的事例、由不合理推测得来的事例都不能用作事实的论据。特别是涉及人格、国籍、年代、出处等等,都要力求准确,不能有错。思考:以“挫折铸造成功”为论点,下面的论据说服力强吗?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有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上述论据不能证明“挫折铸就成功”,原因是这个论据“不典型”。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三个问题,论据不典型。选择论据的要求之三:-选择的论据必须典型论据要典型。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
7、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到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千万注意: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思考:下面是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两段论据,能吸引你吗?为什么?满清末年,政府腐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如洪秀全领导农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孙中山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都没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斗争,在斗争中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终于取得了胜利。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
8、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的作文高手。他在这里讽刺的就是学生作文论据陈旧。韩寒三重门里有这样的句子 思考:下面的句子能吸引你吗?为什么?上述论据之所以不吸引我们,原因是这些论据“不新颖”。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四个问题,论据不新颖。只有新颖的论据才能吸引人。选择论据的要求之四:-选择的论据必须新颖论据要新颖。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作“万能胶”,而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让人味同嚼蜡。所以选择新鲜
9、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选择论据的要求1.论据要能证明论点。2.论据要真实。3.论据要典型。4.论据要新颖。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小结:选择论据的原则1.切合题旨,有针对性2.真实典型,有代表性3.角度变化,有多样性4.新颖独特,有时代性小结:二、论据的运用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的材料,使之可用作事例论据。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
10、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此诗可作佐证。不与人计较斤两得失,大度处之。张叶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向当大官的儿子张英告状,张英见信后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第一步,围绕观点概括论据概括要点:对象、事件、结果(但概括时要扣住观点的关键词)例1、挚爱的丈夫不幸死去,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在李易安的头上炸响。从此再没有夫妻比翼双飞共修金石录
11、,新婚时娇问丈夫画眉深浅的幸福时刻也一去不复返。面对这样的变故,李清照没有化作明日黄花在西风中凄凄惨惨戚戚,而是勇敢地跨过了这道坎,在飘零的南宋活出了一个美丽顽强的易安居士。2007年上海卷满分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问:文段中用了什么事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怎样把事例论据和论点联系起来的?用的什么句式?分析:文段运用李清照的事例,来证明“必须跨过这道坎”的观点。前两句简单叙述丈夫去世的事实,后对李清照的生活处境进行分析,她没有消沉哀怨,没有忧伤沉沦,而是坚强勇敢地“跨过了这道坎”,从而点明题旨。此段中用的是并列句式。总结分析论据的方法之一:正反评价法参考句式:没有而是请仿写句式,分析前边的事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429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18张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