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教案2(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
- 资源描述:
-
1、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教案【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题是“红色经典”。红色象征革命、红旗、流血、牺牲等等。本单元的话题就是革命志士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的英勇气概与高尚情操。本文在本单元中是一篇比较探究的文章,主要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演说词,表达作者为了革命宁可舍小家顾大家,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的献身精神。【教学目标】1、把握作品清晰严谨的结构,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2、品读课文,体会本文朴实畅达的语言风格。3、掌握演说词的相关知识。4、学习作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勇于付出的无私无畏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把握作品清晰严谨的结构,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2、品读课文,体会本文朴实畅达的语言风格。【教学课时】
2、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革命进程中,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新闻出版界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士.宋庆龄称赞他精神爱国,在他去世时,毛泽东同志题词说他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为他题词说他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他是谁?邹韬奋(1895-1944),中国新闻出版界是最优秀、最有影响力者之一。他被称为卓越的文化战士,杰出的政论家、出版家、散文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今天我们学习他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二、作者介绍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笔名韬奋,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19年由南洋
3、大学转入圣约翰大学文科,毕业后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股主任,是中国新闻出版界是最优秀、最有影响力者之一。他被称为卓越的文化战士,杰出的政论家、出版家、散文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主要著作收入韬奋文集中。三、文体介绍演讲也叫演说或讲演。是演讲者面对广大听众,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形式、非口头语言为辅助形式,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阐说某一事理,并互相交流信息的真实的社会活动过程,起一种让人信服或明白的作用。四、课堂活动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语气,做好朗读这篇演说辞的准备。2开展小组竞赛。各组推荐代表上台模仿邹韬奋进行演说,看谁把这篇演说辞读得好。3师生共同评论。4在朗读体验的基础上
4、,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篇演说辞的特点。明确:语言朴素,用词简洁,言简意赅。语气平易近人。五、合作探究(出示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共同探究)1.在开头,作者的自称,用了一个今天看来比较陌生的字眼:“兄弟”。为什么不自称“我”呢? 答:是因为,它有利于缩短说话者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和对方平等。这就是说,不仅仅在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人情关系上是亲近的。2.文章中第二个关键词是“心安理得”。它是有多重内涵的。能能说说吗? 答:第一重内涵是,心情相当平静。 这种平静,是个性使然,即使在命运转折的关头,在如此盛大的场面中,也是心平气和。 第二重内涵是,信仰坚定。 这是作者自己已经讲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