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内容预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齐家(整治)推之四海(推广、延伸)B格物(推究)领悟(明白、理解)C治国(治理)致知(获得)D清谈(清淡的)不知所措(处理)2下面句子中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这位先生明明是把_外界误认为_自己。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_过程的向导。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_。A探察探索探讨探索探察B探索探察探讨探索探察C探察探察探讨探索探索D探讨探索探讨探索探察3在下面的横线上加入一段文字,
2、先后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南极是一个冰雪有2019米厚的大陆,_。1983年7月,测得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0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A BCD4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寒风刺骨,( )我还是早早出门了。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 )饿死,( )吃你的饭。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 )不会用思想。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 )轻于鸿毛呢,( )重于泰山?A虽然但是不是就是但是不是而是B尽管可是宁可也不可是不是就是C虽然但是宁可也不可是是还是5填空。“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_中的_篇,宋代朱熹
3、抽取_中的_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二、课内阅读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
4、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老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
5、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4单元 单元导读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