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培优学案跟踪演练:2-6 辛弃疾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培优学案跟踪演练:2-6辛弃疾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2019 2020 学年 人教版 语文 必修 四培优学案 跟踪 演练 辛弃疾词两首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文本落实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下,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诗人运用景物烘托、动作描写、排比修辞来刻画人物。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诗人运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自己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
2、的远山,但远山在“献愁供恨”。C下片连用三典,诗人不学张翰秋风思归,不学许汜求田问舍,是反衬自己复国大志。“可惜流年”,写年华虚度,壮志难酬。D下片的三个典故,增加了词的容量,使内蕴更为丰厚;使得语言简练,风格典雅,收到言近旨远,辞约意丰的效果。解析:A项,无“排比修辞”。答案:A2这首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答案:词人通过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借历史人物来抒写自己的怀抱,渴望实现自己恢复中原的夙愿,也含有用英雄业绩鼓励、鞭策自己的意思。B词的下片回溯历史,借以讽谕,委婉劝阻无准备的盲动,又指出安于异族统治,不求恢复失地,后果不堪设想。C词中多用典故,串连成词人的思路,景仰成就大业的英雄力主收复北方失地吸
4、取历史上失败的教训指出安于异族统治的后果表达壮志难酬的愤懑。D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典故,是进行“毛遂自荐”,积极进取,表明自己将像廉颇一样为国尽忠。解析:D项,并非积极进取,而是怀才不遇。答案:D4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二人呢?答案:两人都是依京口而起事建立了政权,照应标题“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以两人自比。作者虽力主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务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的志向。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二、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清平乐题上卢桥
5、 辛弃疾清泉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盘盘平世界,更着溪山襟带。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注卢桥在江西上饶境内。陵谷:指山陵变深谷,深谷化山陵。5词的上片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是如何描绘的?答案:描绘了清泉奔流、平野辽阔、溪山环抱的秀美的山水图景。将清泉拟人化,写出它冲破阻碍、一往无前的精神;以“襟带”为喻,展现山环水绕之美;动静结合使山水更显秀美。6前人认为这首词“小中见大”,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词人由上卢桥一带的小景联想到自然的沧桑巨变和人事的兴亡交替;抒发了对历史盛衰的感慨,传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忧思。(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78题。清平乐
6、独宿博山王氏庵注 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本词写于作者闲居带湖时期。7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的上片。答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词的上片描写了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在灯前翻飞,屋外风雨交加,破裂的窗纸也在鸣响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凄苦、孤寂、落寞的情怀。8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答案:词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时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辛酸、愤懑之情跃然纸上。梦醒后却仍心系“万里江山”,表达了词人虽身居破庵,却胸
7、怀天下,不忘统一大业的崇高爱国情怀。(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9词的上片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答案:词的上片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叫着;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10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
8、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品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探究拓展一、古代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注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1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9、一项是()A“钟鼎”“山林”运用比喻修辞,分别喻指奢侈豪华的生活、隐居乡野的生活,这句诗指出富贵、隐逸的生活都是梦幻。B“人间宠辱休惊”一句,劝导族弟辛祐之面对人间得失荣辱,无需心惊,体现了淡泊旷达的人生态度。C下片前两句回忆了往昔与族弟辛祐之小窗风雨、对床夜话的手足情谊,情真意切,清丽洒脱。D作者在下片运用虚写、对偶、设问等多种手法,表达了离别时对弟弟祐之的深厚情意。解析:A项,“运用比喻”“喻指”有误,两处是运用借代的修辞。答案:A12这首送别词结尾二句写景抒情既柔美又不失洒脱豁达,极具辛词特色,请简要赏析。答案:末二句写景,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
10、明净,体现出景色细腻、柔美的特点;虽是送别词,但不做悲戚忧伤之态,而是想送别后,族弟一路有秀美山水相伴,来消解旅途的孤寂,写得洒脱、豁达。(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注耒阳,地名;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招魂,楚辞的篇名。借用杜甫的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13下面对词的上片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山前的灯火和山头的浮云,构成一幅朦胧迷离的画面,巧妙地和词人飘然不定的心理密切关合。B“山前灯火欲黄昏”,一个“欲
11、”字,用得绝妙,写出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的刹那之间的景象。C作者选取“鹧鸪”的意象,不仅营造了凄凉的氛围,也以此衬托了凄凉的心境,表现出对前途的担忧。D“潇湘逢故人”,词人感情更加低落,其中蕴含了面对故人内心苦痛却无法言说的无奈和惆怅。解析:D项,“内心苦痛”“无奈和惆怅”错。该句写词人遇见老友,转忧为喜。答案:D14词的下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解析:下片的“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与“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形成对比。下片用了三个典故。第一,诸葛亮指挥战斗时的形象。借此暗示自己当年抗击金兵时的潇洒风度,抚今追昔,感慨不已。第二
12、,楚辞中的招魂篇。借此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抱负难以实现的满腹哀怨与牢骚。第三,杜甫的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借此表达对议和派的强烈控诉以及自己一身落魄的痛苦心境。 答案:运用了对比、用典的手法。将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驰骋沙场的形象和如今憔悴不堪、落魄江湖的形象进行对比,运用了三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痛。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
13、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敢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472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腊八粥课后练习课件1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