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限时作业5 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限时作业5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含
- 资源描述:
-
1、课后限时作业(五)一、基础巩固1请给下列各句加点字选出恰当的解释。(1)回A回旋,运转B迂回,曲折C回旋D返回E重新拿回来虎鼓瑟兮鸾回车()少小离家老大回()添酒回灯重开宴()回清倒影()廊腰缦回()(2)还A返回B交还C转身,回转别君去兮何时还()(扁鹊)望而还走()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1)ADECB(2)AC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云霞明灭或可睹一食或尽粟一石B我欲因之梦吴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C且放白鹿青崖间四体康且直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沛公安在A解析A项,有时。B项,因为;就着。C项,暂且;又。D项,怎么;哪儿。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
2、的一项是()A栗深林兮惊层巅B云青青兮欲雨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D虎鼓瑟兮鸾回车C解析A项,“栗”“惊”,动词的使动用法。B项,“雨”,名词作动词。D项,“鼓”,名词作动词。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的诗句,但次序被打乱了,请选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组()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翠岭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ABCDC解析是恒山,恒山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往西就是塞外。是衡
3、山,衡山离洞庭湖不远。是嵩山,嵩山位于洛阳东南登封市境内,山势挺拔,层峦叠嶂。是泰山,泰山是观日的绝佳之处。是华山,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渭水。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夜归鹿门歌中通过对山寺与渡口的对比描写,使人联想到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的句子是“_,_”。(2)夜归鹿门歌中表现诗人与普通百姓不同的隐逸自得之志趣的句子是“_,_”。(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两句写登天姥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_,_”。答案(1)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
4、争渡喧(2)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3)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4)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6诗歌的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表现手法方面,注意把握修辞、景物之间的关系(动静、虚实)等。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黄昏山寺的钟声、渡头归家的人们等,这些都是暮色中的江边景色;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把钟声与喧闹的人声进行对比。答案诗的首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描
5、绘了一幅黄昏争渡的场景。诗人用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以及抢渡回家的喧闹来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7赏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答:_解析作答本题应分析“开”的本意和其表达的诗人情怀。“开”写出了月光的明亮和诗人极目远眺猛然看到的景色,这些景物体现了环境的幽静以及诗人对幽静环境的喜爱之情,表现了诗人归隐的心境。答案“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猛然清晰的动态过程展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535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