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的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舟记 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的教案【资料先知】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教学目标】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自主学习
2、】一、基础字词句 A级1初读课文扫清拦路虎:(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 ) 膝( ) 褶( )髻( )倚( )戌( ) 篆( )八分有( )奇( ) 诎右臂支船(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用“/”划分朗读的节奏):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疑问写在下面)3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
3、,钩画了了,其色墨。(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二、问题探究:B级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3.本文篇幅较长,怎样才能较快地背诵出来?4.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5.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概括段意。6.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7.怎样表现奇巧、灵怪?8.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抓住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
4、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片段品味】C级一、阅读第(2)段,完成后面的练习。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二、阅读第(3)段,回答问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峨冠gun B手卷jun C不属sh D矫jio首昂视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弥勒(绝):很 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C如有
5、所语(如):比如 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诎) 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6这段
6、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 ;从表达方式看,侧重 ;以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找出通假字,并分别写出本字。诎右臂支船 ( )通( )左手倚一衡木 ( )通(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通( )2翻译下面句子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4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5核舟雕刻的“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情?6从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顺流而下的?【小结】1.通假字:诎右臂支船 ( )左手椅一衡木 (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