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十则 人教版 初中语文 年级 上册 论语 教案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3评点论语十则内容,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2、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关于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
2、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读准下列字音、并记住它们的意思。论语(lún)说(yuè):通“悦”,意思是愉快。诲女(r)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是知(zhì)也:通“智”,聪明。愠(yùn):
3、生气,发怒。三省(xng)吾身:察看,检查。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罔(w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有害。弘(hóng)毅:强毅。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温故”章用陈述语气读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读熟课文。二、理解探究1.试着翻译课文。2.从<论语>十则中我们应该学到些什么?三、合作释疑:1.用文中的话回答对待“贤”与“不贤”我们应该怎样做?2.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4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己所欲”
4、时就要“施于人”吗?四、课内精读先背诵课文,然后完成下列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不亦乐乎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思而不学则殆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3根据“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归类。(1)敏而好学(2)择其善者而从之(3)人不知而不愠(4)温故而知新(5)学而不思则罔表顺接的有:表转接的有:4用现代汉语准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1)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何有于我哉5简答题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怎样?五、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