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导学案(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雨说 人教版 初中语文 第一 单元 导学案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年级九主备人徐秀娟审核学科语文课题雨说课型授课时间年 月 日第 周 第 课时累计 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4.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5.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学习重点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学习难点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导学过程【预习检测】:本文作者
2、( )是( )诗人,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 (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自主学习】: 第一部分:(一至三节)雨的( ) 第二部分:(四至五节)雨的( )第三部分:(六至八节)雨的( ) 第四部分:(九节)雨的( )【合作探究】: 1、 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2、 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3、 诗中有两节写道雨要“教你们勇
3、敢的笑”,你怎样理解这“笑”的内涵?找出这两节诗中几个生动传神、极富想象力的诗句加以品评,与同学交流心得。导学过程【拓展延伸】: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测评矫正】:读诗1、3、6节回答问题 选诗的第三节与第一节有什么关系?选诗的第二节抓住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该怎样理解这一诗句?选诗的第二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如果你是“新苗”是“鱼儿”是,你会对雨水说些什么呢?【自我提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在词的上下阕之间划竖线。2.从内容看,全词描写了看剑、杀敌等军旅生活情景,还展现了醉态、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境界。3.运用想象描写“沙场秋点兵”的壮阔场面,150200字。【互讲互结】:修改错题,组长检查提问,做好评价。【作 业】1、 抄词2、 读星星变奏曲写导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