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提升课堂:2021年高考命题分析及模拟试题评价探究 WORD版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提升课堂:2021年高考命题分析及模拟试题评价探究 WORD版含答案 2022 高考 语文
- 资源描述:
-
1、古代诗歌鉴赏:2021年高考命题分析及模拟试题评价探究一、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分析(一)真题重现(2021年新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注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
2、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二)命题分析1.从文本内容看,寄江州白司马写出作者杨巨源对被贬江州的友人白居易十分关切,委婉劝告友人不要因被贬谪而消沉,应该豁达乐观,鼓励他要坚信今后一定会青云直上。所选文本与教材中白居易的作品琵琶行有机关联,构建了真实、具体的学科认知情境,这个情境中蕴含的关爱友人、鼓励友人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激发考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并联系相关的文学作品、社会生活情境解答试题。总之,寄江州白司马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考试
3、、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的要求。2.从题目任务来看,寄江州白司马以文本为情境的载体,考查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等内容。客观题注重综合考查,既有对创作背景、诗句内容的理解,也有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的鉴赏;主观题注重对诗歌整体的理解与赏析,设问时常限定诗句范围,要求考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具体分析。3.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一核”“四层”来看,寄江州白司马蕴含的重视友情、鼓励友人上进的思想感情,紧扣“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中的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二级指标,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命题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及合理的区分度,体现了“服务选才”的核心功能;寄江州白司马与教材中白
4、居易的作品琵琶行的有机关联彰显了“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三)答题分析下面就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和“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对该题的选项进行具体分析。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此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联系教材中白居易琵琶行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从“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可知,琵琶行为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寄江州白司马标题中的“江州司马”与之对应。此外,诗歌颔联中“湓浦曾闻似衣带”与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中描述的地点一致,皆为湓江,据此可推测本诗的写作时间与白居易的琵琶
5、行比较接近,选项分析正确。从“四层”来看,必备知识主要为对经典背诵篇目写作背景和文本内容的准确识记;关键能力主要为能够做到将课内知识运用于课外的迁移能力;学科素养主要体现为对“江州司马”“湓浦”“湓江地低湿”等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以及联想思维等。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因为第三句中“似衣带”容易让人联想到“一衣带水”的典故,而且作者与友人江州司马的确是有天涯之隔,如果不细读诗歌,容易产生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感。那么,“似衣带”该如何理解?此处是否运用了“一衣带水”的典故呢?这里关键是要理解什么是“
6、似衣带”,一定要结合诗句来解读。根据律诗第二联对仗的特点,“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中“湓浦”与“庐峰”一样是地名,从偏旁“氵”来推断,“湓浦”应该是“河流”或“湖泊”;“曾闻”也可以与“见说”结合起来,理解为“曾经听说”;“似衣带”也可以与“胜香炉”结合起来,理解为“像衣带一样”。于是不难理解诗人将“湓浦”比作“衣带”了,这是对朋友所处之地景物的描绘,以表现对美景的赞美,并以此宽慰朋友。所以该句中并未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来表现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选项分析错误。从“四层”来看,必备知识主要有律诗颔联、颈联对仗,上下句对应位置的词语词性相同、短语结构一致和用典手法相关知识;关键
7、能力主要有运用对仗这一修辞手法的特点、根据形声字的形旁表意特点、句子成分分析法等推断关键词的词性、词义的能力;学科素养主要为建立在语言建构与运用基础上的审美鉴赏与创造。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此项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颈联描绘了白居易如今的处境:岁末题诗想送给友人以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孤身在江州,隔着重重山水遥望长安宫阙。作者以“病鹤”代指白居易,描写其对长安城的怀念,既突出了友人当下的艰难处境,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关怀。选项分析正确。从“四层”来看,必备知识是对颈联“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中相关词语如“岁晏”“离鸿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916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