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第11课《师说》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说 人教版 语文 必修 三教 设计 11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师说1.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准字音,背诵全文。2.掌握重点实词“说”“相”“传”“贻”,以及重点虚词“于”“乎”“其”。3.学习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事理结合的写作方法。 4.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 1.纠正读音。以小组(4人)为单位,每位同学读1段,读完后,由同组的同学纠正读错的字音。然后同组的同学把全文齐读一遍,巩固读音。2.纠正翻译。以小组(4人)为单位,每位同学翻译1段,当翻译出现错误时,同组的同学要纠正译错的地方,并说明原因。3.归纳重要的文言知识。以小组(4人)为单位,把本文的通假字、古
2、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进行归纳,以提高文言翻译能力。4.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以小组(4人)为单位,思考探究以下问题: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2.领会并运用对比论证、事理结合论证的方法。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1.诵读法。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2.提问法。打破传统的
3、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勇于向老师提出疑问。 3.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4.在疏通文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借鉴对比论证和事理结合论证的写作手法。“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比“论”随意。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这类文体。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1.后世景仰。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
4、,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2.文坛泰斗。“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华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
5、深远。3.收召后学。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 师说作于公元802年,即唐德宗贞元十八年。这一年韩愈43岁,正是他锐意求进,致力于“古文运动”的时候。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