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和过关检测题(各一套附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和过关检测题各一 2022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和过关检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 资源描述:
-
1、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2.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3.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喜爱和培养高尚情操。(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核心素养】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重难点】1.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2.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喜爱和培养高尚情操。【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文言文二则A. 伯牙鼓琴重点字词解释:鼓:弹。 志:心志,情志。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
2、说指东岳泰山。善哉:好啊。 巍巍:高大的样子。 若:像。 少选:一会儿,不久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重点句子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摔破鼓琴弄断琴弦,一辈子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B.书戴嵩画牛人物形象(活泼可爱)的牧童(宽容大度)的杜处士本文主题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古话说:“耕种的事情应该请教农夫,织布的事情应该请教织女。”(这个道理)是不可以改变的。我们遇事可以多向行家里手请教。(2)月光曲A. 人物形象(手足情深)的兄妹(善解人意、热爱音乐)的盲姑娘(同情劳苦大众)的贝多芬B. 本文主题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
3、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3)京剧趣谈A.易错音驰骋(chn)尴(n)尬()B. 本文主题本文由两篇与京剧有关的小短文组成,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以及在动作造型方面的独特之处,表达了对京剧的喜爱之情和对祖国传统文化强烈的自豪感。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月光曲完成课后题。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
4、,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1)按原文填空。(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
5、它们是:A、_ _B、_C、_ (4)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本组课文围绕“走进艺术”这一专题编排的,要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3.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喜爱和培养高尚情操。五、评价检测1.读拼音,写汉字。li yn p xin jn p 河 写 琴 绣 晒 mn jin chn to zi wi 人 关 熟 醉 善 峨2.请你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健键(1)许多同辈相继去世,( )的屈指可数了。(2)马小跳一时心血来潮,接着清幽的月光,按起( )来。卷券(3)拿着满分的( ),想象着妈妈欣慰的笑容,她不
6、由得加快了回家的步伐。()为了买到一张自己期待已久的( )晓征费劲了心思。 3.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A.能达到一定的重量或长度标准 B.脚 C.值得(2)伯牙破琴绝弦。( )A.断 B.尽,穷尽 C.极,极端的 D.一定的,肯定的(3)今乃掉尾而斗。( )A.减损,消失 B.摇摆 C.遗失,遗漏 D.落下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幽( ) 恬静( ) 照耀( )陶醉( ) 苏醒() 激烈( )【板书设计】 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教学反思】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快乐拼
7、音吧。(13分)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3分)流水汤汤(tn shn) 驰骋(pn chn) 尴尬(n jin)戛然而止( ji) 荒谬(ni mi) 恬静(tin ku)2.读拼音,写汉字。(10分)(1)在li yn河畔的一个小镇上,一位mn姑娘正在弹贝多芬的曲子,可是还不够chn熟。贝多芬走进小屋,按动琴jin,弹出了动听的曲子。兄妹俩听得to醉了,贝多芬p出了月光曲。(2)伯牙拨动琴xin,弹出了旋律,时而像wi峨的高山,时而像汤汤的流水,时而像一zhu美丽的画卷。二、开心词语岛。(14分)1.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A. 打击乐器 B.膨胀 C.发动 D.弹(1)
8、锣鼓队的队员们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2)好政策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3)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4)老师鼓励我们坚持练字。( )2.词语巧搭配。(3分)_ _的烛光 _的月光 _的浪花 _的琴声 _的意志 _的小路 3.选词填空。(3分)美丽美好美妙(1)兄妹俩被( )的琴声陶醉了。(2)妈妈在我心中是全世界最( )的女人。(3)( )的未来靠我们自己去创造。4.补充成语。(4分)巧( )天工 波涛( )涌 笔走( )蛇 戛( )而止( )籁之音 余音绕( ) 轻歌( )舞 行( )流水三、和谐句子家。(9分)1.补充句子。(3分)锺子期死, , , 。 2.按要求,
9、写句子。(6分)(1)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仿写) ,而且 ,也 。(2)京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修改病句) (3)京剧趣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徐城北先生写的。(修改病句)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四、课文回顾站。(13分)1.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能够指出大画家画上的错误,说明( )。(3分)A.牧童有长时间细致的观察,比大画家更了解牛的情况。B.牧童比画家聪明。C.牧童的知识比大画家丰富。D.大画家的画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2.说说“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的意思。(3分)3. 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
10、独奏曲,由是 国音乐家 谱写的,它具有卓越的 和对劳动人民的 。盲姑娘对 的 ,深深的打动了贝多芬,使他为穷兄妹俩弹奏,并激情创造了月光曲。这首曲子的内容、意境、感情是借 表达出来的。(7分) 五、课外阅读轩。 (16分)看 戏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
11、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
12、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
13、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1.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2.句子的作用。(4分)(1)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2)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3.精读第四自然段画
14、横线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4分)(1)歌声是无形的,怎么能像珠子死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2)回音既然听不见,又怎么能淹没狂暴的掌声?4.文章为什么把观众的表情写得具体详尽,而对剧情的描写却十分简略?(4分)第三部分 表达与习作六、口语交际厅。(5分) 人们常说练书法对我们有好处,那到底有什么好处呢?请你与大家交流一下吧。七、神奇作文屋。(30分)请写一写你的拿手好戏。要写清楚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是怎么练成的,要写出具体的事例。写前线列一个提纲。题目自拟。参考答案:一、1. shn chn n ji mi tin 2.(1)莱茵 盲 纯 键 陶 谱 (2)弦 巍 轴 二、1.(1)A (2)
15、B (3)D (4)C 2. 微弱 清幽 雪亮 美妙 坚强 幽静 3. (1)美妙 (2)美丽 (3)美好 4.夺 汹 龙 然 天 梁 曼 云三、1.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1)略。(2)最后加“之一”。(3)去掉“的作者”或“写的”。四、1.A 2. 锺子期死后,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像锺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琴了。3. 德 贝多芬 才华 同情心 对音乐 热爱 皮鞋匠的联想五、1.表现人们对久享盛誉的艺术家的出场情不自禁爆发的热情.写出了观众情绪的变化,动静的变化,还起着承上启下的过
16、渡作用。2.(1)指观众内心的共鸣.掌声是外在的,而内心的共鸣是心灵的震撼,是内在的.回音淹没掌声,表明观众对梅兰芳艺术的赞赏完全出自内心,发自心底。(2)是为了烘托心情,渲染气氛,表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赢得了观众深深的喜爱。3.(1)滚,滴,溅,落本来是用来修饰可饰物的,这里用来修饰歌词不能不说是创新,形象立体地表现了艺术家唱腔的字正腔圆,柔和铿锵的特点,表现了梅兰芳先生的歌喉美妙动听,入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作者巧妙地借助一个比喻,将无形化为有形,从视觉设喻,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作者妙笔生花,读者应接不暇,真是曲尽其妙,绘形绘声,归臻完美。(2)梅兰芳的歌声令观众如醉如痴,好像在每一个人
17、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虽然听不见,但很有冲击力,能淹没那股狂暴的掌声,使周围鸦雀无声,让人们沉醉。4. 写观众既能体现人们对艺术的热情,又能表明梅兰芳的艺术水平,而剧情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所以才如此处理。六、略。 七、略。人教统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2.学习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3.借助相关资料,理解主要内容。了解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核心素养】学习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重难点】学习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086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