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埃及的金字塔_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教材 解读 埃及 金字塔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埃及的金字塔解读一一、内容导读。维也纳,听说过吗?它是奥地利的首都,是一座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城市。美丽、蓝色的多瑙河穿市而过,给这座城市增添另一番雅致。维也纳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的音乐。难怪人们称它为音乐之都。想去了解音乐之都维也纳吗?读一读音乐之都维也纳,一定会让你有不小的收获。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音乐之都”的地理位置。然后从四个方面具体叙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东西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
2、开音乐。”“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二、精品屋课文精彩片段欣赏维也纳是美的。它的音乐氛围、底蕴,更让人惊叹,让我们走近它,细细地去领略、品味。课文精彩片段(一)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欣赏】在一个随时都能听到音乐的城市中,置身于音乐般的空气中,乐声和花草的芬
3、芳,怎能不让我们陶醉。乐曲的演奏成了维也纳市民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就像空气、水是人的必需品一样。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是不足为奇的。课文精彩片段(二)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院中心”。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的观众席有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剧院内部金碧辉煌。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大门口,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大厅顶上金色镂花
4、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欣赏】读着这一段,我们仿佛来到了维也纳,走进了国家歌剧院,充分领略了它的与众不同,气势不凡。课文是怎么进行描写的呢?课文先简单介绍了国家歌剧院创建的时间,点明其历史之悠久,然后详细介绍它的宏伟壮观。详略有致。在介绍它的宏伟壮观时,按照从外到内,即从造型到结构设施的顺序来描述。课文用词简洁有力,准确地展现了国家歌剧院的规模之宏伟,内部之金碧辉煌。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音乐对于维也纳的重要,维也纳不能没有音乐。三、金手指表达方法提示:状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课文在介绍国家歌剧院时,按照由内到外,由舞台到两边,再到楼上包厢,大厅顶上的顺序,依
5、次介绍,详略有致,使我们对国家歌剧院布局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内容虽多,却一点也不觉得杂乱。如果把顺序打乱,那给人的感觉就乱七八糟。这就是说介绍事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由外到内,或由上到下,或由内到外,由下到上序。解读二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介绍金字塔的地点),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概括介绍金字塔的外观。“角锥形”写出了它独特的外形,“巍然屹立”和“傲对碧空”写出了它独特的气概,隐含了作者对埃及金字塔的赞佩之意。)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举世闻名”四字,是对埃及金字塔的总括。为何举世闻名?从课文中所能找到的依据是:外观的宏伟,做
6、工的精巧,建造方法的奇特。)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介绍金字塔的用途。)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两句是顺承“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这一句而来,是对这一句的解释什么是“法老”,为什么说“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努力把话说明白,说清楚,正是说明文的行文特点。“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也同时交待了埃及金字塔建造的大致时间。)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这两句,既是对金字塔外形的具体介绍,是对前文“角锥形”这一术语的诠释,又交待了“金字塔”这一名称的来历。
7、)(课文一二两小节大致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地点、外观、用途、修造的时间以及名称的来历。介绍一件事物,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本文给学生以一定的参考。)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一句句子给读者以下信息:从“各王朝”一词知道埃及金字塔是由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不是由一个王朝修建的;由“大大小小”一词知道,这些金字塔有大有小;由“70多座”知道埃及金字塔的数量惊人;当然,我们还知道了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信息的丰富性和用词的准确性。为什么用“70多座”而不是用具体的数字?带着这个疑问查阅网上资料,才发现迄今为止,已发现金字
8、塔一百多座,而且数目不一。由此可见,随着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发现的金字塔数量在不断增加,所以作者在这儿用概数而不是确数。这进一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基于实际情况,建议编者把此处修改为“一百多座”。)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一句具体写胡夫金字塔的高,用了两种说明方法,先是列数字,再是和40层高的摩天大厦作比较。“相当于”一词用词准确。)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这一句具体写胡夫金字塔底边周长之长。为什么不具体写四条底边的长度呢?查阅资料得知,胡夫金字塔四条底边的长度各不相同:北壁底边长230.253米,南壁底边长2305454米,东壁底边长23
9、0.391米,西壁底边长230.357米,一一列出显得累赘而无必要。这正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平实的特点。“差不多”一词再次体现了说明文用词准确科学的特点。)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这一句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巨石的数量之多,重量之大。)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一句进一步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所用的石头之多、之大。)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一句,具体写金字塔的做工精巧。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5—2016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第四单元课件:第9课《兰亭集序_》(共46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