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练习 十二 答案
- 资源描述:
-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含答案)11论语十二章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论语(ln) 不亦说乎(yu)人不知而不愠(yn) 三省吾身(xng)学而不思则罔(wng) 思而不学则殆(di)一箪食(dn) 曲肱而枕之(n)博学而笃志(d)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2)吾日三省吾身 省:自我检查、反省(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诚信(4)温故而知新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5)学而不思则罔 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6)曲肱而枕之 肱:胳膊(7)逝者如斯夫 逝:往、离去(8)博学而笃志 笃:坚定(9)切问而近思 切:恳切3.找出下列
2、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下列加着重号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C.下车引之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A、B、C三项均为代词。D项是动词,到。)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3、乎?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作为快乐的人。(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上感
4、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7.填空。(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体裁)著作。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朝代)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歧途,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不应该恼怒,要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5、之者不如乐之者。8.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某班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论语学习体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1)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示例同学们,论语流传了2 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一分坚强。今天我们举办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大家敞开心扉,一起交流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2)王翔同学想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个上联,请你对出下联。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下联:敏学好,择贤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