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3

类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05617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33
  • 大小:251.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资源描述:

    1、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三单元 民间故事一、单元教材分析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民间故事繁如星斗。这些故事在睡前妈妈的轻声细语中,在院子里老树下奶奶的娓娓讲述中,这些故事伴随着我们成长,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这些故事仿佛是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悦耳动听,撩动我们的心弦;又像是一把把智慧的钥匙,发人深省,开启我们的心门。看,故事的大门开启了。猎人海力布为救乡亲们而变成了一块石头,他身上可贵的品质闪耀着金光;牛郎和织女历尽波折和磨难,可还是被天河无情地分隔两岸,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惹人哀叹。时间流逝,而那些民间故事依然风采无限。细细品读,慢慢沉淀,让我们汲取故事中的营养,在人生的美好时光中茁壮成长。本单元以“民间

    2、故事”为主题,所选的民间故事以动人的情节从多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其中寄托的人们朴素的愿望。“口语交际”“习作”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也与此相关。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可边读边想象画面,充分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受到熏陶和启迪。二、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学习需要拓展阅读,梳理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玄幻生动、表达普通民众对美的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特点。交流本单元学习收获,回顾”创造性复述“与“缩写”的学习特点。深入探索民间故事的价值与魅力,激发学生传颂民间故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民间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情节曲折,在学习时,我们要根据人物的塑造,感

    3、受神话人物的“真、善、美”的形象。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美,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意思。并且用自己的话说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人物形象。思维能力:在学习民间故事内容时,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复述故事;想象并补充有关故事情节,进一步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审美创造:在抓住故事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精读课文,着力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的生动形象。四、教学重难点: 1、 概括故事情节。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2、 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情节的特点,复述故事。3、 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领悟故事所表达的思想

    4、感情。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9.猎人海力布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想象故事情境;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激发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之情。语言运用:认识本课“酬、誓、谎、牺”4个生字,会写“珍、叮、嘱”等11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思维能力:概括故事情节。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海力布的性格特点。审美创造: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培养热爱人民、助人为乐的情感。思政元素:通过学习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2.学习重点

    5、难点:概括故事情节。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海力布的性格特点,领悟人物精神品质。3.教学准备:PPT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教师活动:1、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吧?故事里有美妙的风景,有感人的真情。这些故事丰富了人们的童年时光。猎人海力布就是众多故事中的一个。看看关于他的视频,你们能从中得到什么领悟呢?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过渡: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关于猎人海力布的。(教师板书课题。)据说在某地的一个山村里,有一块奇特的石头,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传说它是猎人海力布变的。海力布怎么会变成石头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去课文中一探究

    6、竟吧。学生活动:1、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2、交流看完视频的感受3、 学生齐读课题活动意图: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对民间故事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环节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教师活动:1.教师出示阅读要求:大声、快速朗读课文。2.教师课件出示词语。3.小组合作,快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活动:1、学生按要求读文。2、学生认读词语。3、小组合作检测词语。活动意图: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物故事情节,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海力布的性格特点。环节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读文章的时候,边读边

    7、画,你能准确地画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词语或句子吗?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吗?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2.梳理故事情节,首先要理清思路,分析结构,明确层次。结构梳理:3.小组讨论、交流后,推荐代表梳理故事情节,说出文中记叙的有关海力布的几件事。学生活动:1.学生默读课文2.小组合作交流,课文讲了海力布的那些故事3、小组合作分层次活动意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激发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之情。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书写生字。巩固作业: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提升作业:再读一个民间故事,写读后感6.板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课题9、猎

    8、人海力布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2.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 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想象故事情境;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激发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之情。语言运用:认识本课“酬、誓、谎、牺”4个生字,会写“珍、叮、嘱”等11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思维能力:概括故事情节。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海力布的性格特点。审美创造: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培养热爱人民、助人为乐的情感。思政元素:抓住重点语句来感受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3.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概括故事情节。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

    9、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海力布的性格特点。难点;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4. 教学准备:PPT5. 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战中的生词,下面听写词语: 酬谢珍宝叮嘱崩塌焦急发誓谎话迟延后悔扶着老人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大致了解了海力布的英雄传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精彩而感人的故事的。学生活动:1、学生听写词语2、学生概括课文的内容。活动意图:通过对上节课的复习,知识的梳理,激发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下步学习做准备。环节二:精读感悟教师活动:(一)学习第1

    10、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2)学习2自然段 从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什么?海力布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3)学习3自然段。 海力布救下小白蛇,体现了他的乐于助人。(4)学习第4自然段这是什么描写? (5)学习第5自然段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6)学习6自然段 这是什么描写?(7)学习第7自然段这句话叙述了什么?(8)学习第8自然段1.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运用了关联词,突出海力布急迫的心情。 2.练一练:用尽管可是造句(9

    11、)学习第9自然段 这是什么描写?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海力布变成了石头。(10)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以怀念海力布作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学生活动: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2、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海里布是一个怎样的人?3、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呢?4、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呢?5、第五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6、第六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呢?7、自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描写体现了海里布怎样的品质呢?8、第八自然段的关联词突出了海

    12、里布怎样的心情?学生运用关联词仿写句子9、学生自读第九自然段,思考:文中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从这一段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海里布怎样的品质?10、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呢?活动意图:小组讨论,教师指导,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来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主题。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生字。巩固作业:从“海力布”石头的来历的角度来复述本文的故事提升作业:续编小故事6.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牛郎织女一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主要内容,感受民间故事

    13、的生动与神奇。语言运用: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 ,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审美创造: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思政元素: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2. 学习重点难点:3. 重点: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4.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 ,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3.教学准备:PPT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教师活动: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闪亮的星星,

    14、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板书:牛郎织女)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3)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学生活动:1、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2、齐读课题3、画出不认识的字词,自学。4、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活动意图用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环节二:初步自学教师活动:一、初步自学(出示课件5)小组合作,探究思考:1.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2.牛郎和织女是怎样认识的?3.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

    15、主要以牛郎为线索):板书: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4.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5.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探究思考2、学生概括,梳理提纲3、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意图: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意识,提高参与度。环节三:复述练习。教师活动:师:同学们,我们熟悉了这篇文章,了解了这个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出示课件6) 复述时应注意:首先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时尽量口语化;复述尽量简化描述,只把重要内容突出即可,文章略写部分可以省略或简化。生练习复述

    16、,师随时点评。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的复述做得很好,看来我们掌握了复述的要点。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练习。学生活动:1、小组内复述练习。2、点名复述小组汇报活动意图: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默写生字词。巩固作业:.继续阅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是怎样的人?提升作业:阅读中国民间故事6.板书设计牛郎织女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牛郎织女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借助关键语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主题,体会民间故事的文化蕴含。语言运用: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17、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 ,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审美创造: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思政元素: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 ,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3.教学准备: PPT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导入。教师活动:出示课件1.复习生字词。 2.再次邀请同学复述课文,复习课文内容。学生活动:1.学生自读生字词2.学生复述课文活动意图:进行复习巩固知识点环节二:精读课文,解决问题教师活动:精读课文,解决问题。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

    18、!牛郎真幸运,他是多令人羡慕哇!怎么,为什么只有他能有这奇遇呢?(把神话色彩去掉,我们会发现,神话故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现实愿望的反映。换个角度提问,引领学生去发现藏在神话后的人心。)2.带着问题阅读,提示学生做批注,以便交流。3.交流。老牛和织女为什么如此青睐牛郎? 牛郎勤劳。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有集中体现。牛郎关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牛郎十分乐观豁达。爹娘都死了、兄嫂不喜欢、吃剩饭、穿破衣裳、睡牛棚。牛郎的态度是哼小曲儿,对牛照顾周到,打柴、种庄稼来安家。(板书:心地善良 吃苦耐劳)4.织女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13)师:我们可以先在文中找到关于织女的描写,再进行总结。5.请就你

    19、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语录体的形式,写下你的感想。学生活动:1.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做批注,以便交流2.阅读有关牛郎的段落,体会对牛郎的动作、语言等的描写,从中感受人物形象。3.小组交流,汇报总结活动意图:问题提得较大,便于学生大胆思维、主动探究,要求教师的引导更灵活。环节三:拓展活动,自选其一 教师活动:1.牛郎织女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请爱好古诗词的你背诵这首词: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善于讲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田螺姑娘

    20、等,准备参加故事会。3.爱好天文的你别忘了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学生活动:1.进行背诵2.参加故事会3.查找资料了解星空。活动意图:设计拓展活动这个环节,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完成练习册巩固作业:阅读古诗迢迢牵牛星提升作业:阅读中国民间故事6.板书设计牛郎织女(一)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牛郎 心地善良 吃苦耐劳织女 心灵手巧 渴望自由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牛郎织女二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

    21、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点词语语言运用:快速默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把握人物形象。思维能力:了解神话故事 、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审美创造:快速默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2.思政元素: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3.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难点:快速默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4.教学准备:PPT5.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导入揭题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在老牛的指点下,终于走在了一起。那么,他们还会经历哪些事情呢?

    22、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牛郎织女(二)学生活动:1.生交流探讨2.了解课文主要人物3.运用简要的语言猜想故事内容活动意图:用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带着问题读课文,更能快速了解文章环节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教师活动:一、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课件出示3)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2.牛郎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是怎样的?3.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板书:老牛、王母4.找找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王母织女的外祖母老牛牛郎的亲密伙伴牛郎、织女-亲密爱人板书:牵手分离相会学生活动: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

    23、生字词。2.小组交流3.小组代表汇报活动意图:设计这个环节,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节和人物的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同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环节三:感受人物形象教师活动:感受人物形象(课件出示5)1.牵手(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幸福生活,品析织女的人物形象。板书:织女:善良 勤劳 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2)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作用。生交流、汇报: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上天追赶织女做铺垫。2.分离自读课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课件出示8)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课件出示7)(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3.相会阅读58

    24、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每年七夕见面?(课件出示9)生读课文,总结,并回答。四、质疑,深化1.质疑: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过不去天河?(课件出示10)2.出示“神话定义”。(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照定义说说看法。(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的;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课件出示11)(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4.为什么牛郎织

    25、女最后不在一起?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板书:想象基于现实。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交流,了解人物品格,对织女,牛郎,王母的品格进行赏析2.生交流、汇报第2自然段的作用3、.质疑: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过不去天河活动意图:设计这个环节,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节和人物的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同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设置”质疑,深化”这个环节能让学生们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感受人们对幸福 、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而让他们明白,即使是神话传说,也应该基于现实。6.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完成练习册巩固作业:阅读古诗迢迢牵牛星提升作业:阅读中国民间故事7.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二)织女: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

    26、、勇敢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故事内容,能抓住要点,进行简要概述。语言运用: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把故事讲具体、讲生动。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人物形象和情感,吸引他人。思维能力: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色彩,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创造: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人物形象和情感,吸引他人思政元素: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1.了解故事内容,能抓住重点,进行简要概述。 2.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把故事讲

    27、具体、讲生动。难点 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人物形象和情感,吸引他人。3.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漫聊民间故事,激发兴趣。教师活动:1.同学们,神奇有趣的民间故事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谁来说说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的名字?(指名发言)2.是啊,惹人喜爱的民间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今天我们就开一场民间故事会,让大家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板书:民间故事会学生活动:1.说说最喜欢的民间故事的名字2.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活动意图: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激起他们参与的欲望。环节二: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教师活动:(出示课件1-6)小

    28、组活动,互相讲故事。1.小组成员每个人都讲一个民间故事,选出最好的在全班交流。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丰富细节,并填入人物对话等。3.努力做到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如,不仅可以适当添加细致的人物形象的描绘,还可以模仿人物的动作、表情等。4.各小组要对其他小组的故事进行评议,评议的要点如下:A.主讲人所讲故事的情节是否完整;B.讲故事时主讲人是否面向听众,态度是否自然大方,有没有符合故事情节的动作展示;C.主讲人声音是否适当,眼神和听众是否有交流。板书:讲故事三、小组推荐,组员汇报。生交流、汇报。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讲一个民间故事。板书:大家推荐故事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交流,推选最佳表

    29、演者进行讲诉2.各小组要对其他小组的故事进行评议3.小组推荐,组员汇报活动意图:教给学生讲故事的方法,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无疑是送给了他们一把打开民间故事宝库的钥匙。这样的设计,把学生课内学习民间故事的热情延伸到了课外。环节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教师活动:师:孩子们,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民间故事,就像大千世界的一扇扇天窗,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遐想。亲近民间故事吧,它能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想象。学生活动:学生分享活动意图:教给学生讲故事的方法,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无疑是送给了他们一把打开民间故事宝库的钥匙。这样的设计,把学生课内学习民间故事的热情延伸到了课外。作业设计基础作业:给爸爸妈妈复述

    30、牛郎织女巩固作业:选择你最喜欢的故事,复述给同学听提升作业:阅读中国民间故事6.板书设计 讲故事民间故事会 大家推荐故事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习作:缩写故事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缩写练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重点。语言运用:学习缩写,对原有故事内容进行适当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做到内容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审美创造: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主要内容,进行有效取舍,运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思政元素:耐心听他人说话

    31、,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用简练的、衔接性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难点 :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主要内容,进行有效取舍,运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3.教学准备:1. 学生:熟读猎人海力布,并准备另外一篇民间故事。 2. 多媒体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创境导入,揭示课题。教师活动: 1.师:同学们,以往我们写作文往往要求细致、具体,但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长话短说,言简意赅。你知道哪些情况下需要这样做吗?生:向上级或向有关单位汇报时;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把故事简要介绍给别人时2.师:的确,叙述具体是一种表达能力,长话短说也是一种必需的交

    32、际能力,这节习作课,我们就通过“缩写”来学习长话短说的方法,锻炼我们交际表达的能力。学生活动:1.学生交流什么情况下要长话短说2.了解缩写活动意图:向学生提问,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长话短说、言简意赅是生活中必需的事情,也是我们生活交际的一种必需的能力,从而引发学生对这次习作积极的心理体验。环节二:了解缩写,缩句练习。教师活动:1. 师:什么是缩写呢?缩写就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就是说我们要把篇幅较长的课文缩成几百字的短文,并且还不能丢掉主要的内容,这就是缩写。2. 师:在学习“缩文”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缩

    33、句”的练习,句子会缩写了,段和篇的缩写也就不难了。3.课件出示第一组缩句练习。4.课件出示第二组缩句练习:学生活动:1. 了解什么是缩写2.进行缩句连续活动意图:段、篇的缩写,其实就是段、篇中句子的缩写,这一环节,将缩写的几种类型以句子的形式进行训练,为缩段、缩文奠定了基础,降低了缩文的难度。这样学生明确了缩写的本质其实就是让内容更精炼,但文意文体不能改变环节三:明确要求,学习方法。教师活动:1. 学生自学习作要求,请打开课本第44页,仔细地读习作提示,想想缩写有什么方法和要求。可以拿起笔做做记号。2. 师:用心读一读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的缩写例文,将例文与原文对比,你发现什么地方没变,什么

    34、地方变了,怎么变的?3.读“习作提示”,整理缩写方法。师:刚才我们通过原文与课本第44页例文地对比,发现了一些缩写的方法,现在,再读一读习作提示,你能整理出一套比较完整、准确的缩写方法吗?缩写方法:学生活动:1. 打开课本第44页,仔细地读习作提示,想想缩写有什么方法和要求。可以拿起笔做做记2. 发现缩写特点活动意图:先读例文,自主发现缩写方法,后读“习作提示”整理缩写方法,给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突破了“提示”带给学生的思维局限。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书写作文巩固作业:作文读给家长听提升作业:民间故事阅读30分钟6.板书设计习作:缩写故事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习作:缩写故事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

    35、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缩写练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重点。语言运用:学习缩写,对原有故事内容进行适当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做到内容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审美创造: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主要内容,进行有效取舍,运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思政元素: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用简练的、衔接性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难点 :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主要内容,进行有效取舍,运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3.教学准备:1. 学生:熟读猎人海力布,并准备另外一篇民

    36、间故事。 2. 多媒体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导入。教师活动: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缩写的特点和基本方法,谁来说一说缩写的基本方法有哪些?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缩写前要完整阅读原文,抓住故事重点,缩写时要合理取舍,简述大意,连缀成文。3.精心修改,并阅读缩写文,看缩后故事是否完整,语言是否简洁通顺,是否与原文大意相同学生活动:1.自主回答,教师总结了解什么是缩写2.小组合作尝试进行民间故事片段缩写活动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回顾什么是缩写,缩写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进行缩写,为本节课进行修改交流做好参照,打好基础。环节二:运用方法,尝试缩写。教师活动:(一

    37、)共同缩写牛郎织女。1.读牛郎织女,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可以删去?口头交流。2.对保留的内容进行缩写。教师巡视,相机辅导。3.课件出示缩写后的牛郎织女。(二)选择其他的民间故事进行缩写。(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缩写)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进行评比2.对保留的内容进行缩写3.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缩写活动意图:共同缩写有利于方法的集中指导,选择缩写则激发了学生的动笔兴趣,同时,将整篇文章分为几个部分缩写,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缩写实践。这样,化整为零、扶放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关注,课堂教学自然是高效的。环节三:展示作品,评改提高。1.学生自读自改。出

    38、示评改要求:1.故事是否完整(主要人物、事件、时间)2.情节是否连贯(主要情节、提炼)3.语句是否通顺(过渡自然、简洁)师: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肯删改自己的文章,必有出息。”可见自我修改多么重要。请同学们写好后自由朗读、自主修改,想想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故事是否记述完整,不合适的自己试着修改。2.读给同学听,小组交流,合作互改。四人一组或两人一组,(根据时间而定)自己朗读习作,其他同学评议。看看习作是否将故事的经过记述完整了,是否连贯通顺。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评议,有争议的地方可以举手请求老师的帮助。3.读给同学听,全班交流,集体评议。谁想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同学按照课

    39、件提示思考、点评。请一名同学读习作,可以是小组推荐的佳作或优秀片段,也可以是教师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学生活动:1. 学生自读自改。2. 读给同学听,小组交流,合作互改3. 读给同学听,全班交流,集体评议。活动意图:评改赏析作文不但是增强语感,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还是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对话的循序渐进,要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师生共评再自我修改,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习作水平得到共同的提高。而回家后读给父母听,则把这一习作活动继续下去了,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即是生活,生活与作文构成了一个“生活作文生活”的良性循环,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习作的快乐,令

    40、作文评改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作业设计基础作业:评改作文巩固作业:把评改后的作文读给家长听提升作业:民间故事阅读30分钟6.板书设计 习作:缩写故事 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园地三课型:新授课时: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结合示例,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语言运用: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思维能力:背诵古诗乞巧。审美创造: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学会生动细致、富有感染力地讲述民间故事。 2.思政元素: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体会诗人是爱国情感,同时让学生感

    41、受到祖国的伟大,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激发学生爱国的意识。3.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能结合示例,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4.教学准备:PPT5.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交流平台:创造性复述的方法教师活动:1.谈话导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很多同学对民间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使我们的故事常进常新,我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么有哪些好办法呢?2、小组派代表谈自己从提示中获得的讲故事的方法,教师评析并归纳出讲故事的新方法。(1)换人称讲故事。猎人海力布是用第三人称来讲述故事,我们可以尝试用第一人称,用海力布的口吻来述说故事,那样可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听众

    42、耳目一新。(2)“添油加醋”讲故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使故事更具可读性。(3)续编故事,使情节更加完整。大家都续编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同样,民间故事也可以展开想象,大胆续编,如,海力布变成石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交流评议。4、教师点评,并且鼓励。学生活动:1、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提示,小组内互相交流从中获取的信息。2、小组派代表谈自己从提示中获得的讲故事的方法,1、 选派代表,任选一种方法续编故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讲故事,鼓励故事新编。活动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也是对自主学习的培养。环节二: 词句段运用:俗语与成语不同的表达效果教师活

    43、动:1、出示词语2.教师小结。教师明确:左边的六字或七字的词语也叫俗语,表达更加通俗易懂;右边的是四字成语,意思简练。3、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类似的词语。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贪得无厌 把丑话说在前面有言在先4、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学生活动:1、 指名读词语。齐读,男女生比赛读。2、小组交流,看看左右两边的词语各有什么特点。3.小组代表发言,4、生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类似的词语。活动意图:让学生们在读中了解词语,感受词语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课外积累的能力。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书写词语。巩固作业:背诵词语。提升作业:在课外收集俗语语并且积累。6.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交流平台:分享有意思的民

    44、间故事词句段运用:俗语,成语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园地三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结合示例,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语言运用: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思维能力:背诵古诗乞巧。审美创造: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学会生动细致、富有感染力地讲述民间故事。思政元素: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激发学生爱国的意识。2.学习重点难点:能结合示例,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背诵古诗乞巧。3.教学准备:PPT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词句段运用:把情节说清楚教师活动:1.出示文中第一

    45、个片段,学生先读一读,再说说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2.教师出示课本中的第二个片段,学生思考:对比这两个片段,你有什么发现?生交流回答。3.师小结:是的,我们要把一个故事情节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就要充分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环境描写等方法。4.练习:把牛郎和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四人一小组进行练说,互相补充。教师巡视、指导。5. 师点评,做小结。学生活动:1、学生回答:两个片段都是写狼把小羊吃了,第二个片段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具体。2、生练习说话。3、小组派代表讲述,其他小组进行评议。活动意图:设计这一环节,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环

    46、节二: 日积月累:积累古诗乞巧教师活动:1.出示乞巧一诗。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读音:乞、霄、尽)3.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学生尝试理解古诗的意思。4.师出示诗意5.齐读全诗,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想一想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情感?6.师小结: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7.拓展:课件出示一些和民间故事有关的诗词名句,让学生读一读,说说和什么故事有关。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吟诵。2、生自由说意思。3、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4、生齐读全

    47、诗。活动意图:设计这一环节,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书写古诗,乞巧。巩固作业:背诵乞巧。提升作业:收集描写节日的古诗做积累。6.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词句段运用:仿写带有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段落 日积月累:乞巧6. 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三)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语言运用: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48、。思维能力: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审美创造: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2.思政元素:通过学习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3.学习重点难点:.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4.教学准备:PPT5.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激趣导入,分享交流教师活动:1.导入: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沉浸在民间故事的学习中,除了本单元学习的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你是通过哪些途径知道这些故事的? 2.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许多民间故事。

    49、你讲,我听;我讲,他听。这些故事就这样口耳相传,直到今天仍旧吸引着我们。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探究民间故事的学习方法。3.教师归纳总结:从刚才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故事有着不同的题材。有的是玄幻、神奇的幻想故事,故事里的人物常常借助法术和宝物,实现现实中无法达成的愿望,有的是生活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4、师点评。学生活动:1、对学生指名说。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众多的民间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些故事?为什么喜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3、全班交流。4、生进行分类并且汇报交流分享。活动意图: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中国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环节二:

    50、共赏经典,学以致用教师活动:1.组织全班交流。 (1)谁知道这个故事是如何发展的?结局是怎样的?(2)你最喜欢哪一部分的内容?为什么?(3)你喜欢田螺姑娘吗?为什么田螺姑娘要给这个年轻人做饭,并成为他的妻子呢?(4)为什么当年轻人不到田里耕作了,田螺姑娘就不出现了?(5)你认为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你从故事中 受到什么启发?2、总结:刚才大家一起分享了阅读田螺姑娘的体会,我们知道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阅读民间故事(课件出示要点):(1)弄清楚故事讲的主要内容(起因、经过、结果);(2)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物或情节;(3)深入思考主人公做法及背后的原因;(4)思考故事流传下来的原因;

    51、(5)总结自己受到的启发。3、帮助学生预测读书时间。4、帮助学生确定读书顺序:为了方便大家边读边交流,建议大家先读中国民间故事,再读欧洲民间故事和非洲民间故事。5、提出阅读建议。学生活动: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田螺姑娘片段。2、学生汇报。3、学生发言。4、遇到感受深的地方,同学们可以边阅读边作批注,方便阅读结束后进行交流、分享。活动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课外阅读,体会故事中人物形象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阅读中国民间故事。巩固作业:摘抄中国民间故事中精彩的句子。提升作业:阅读欧洲民间故事,非洲民间故事。6.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 从前有座山 中国民间故事 特点:情节内容反复、固定故事类型、相似主人公结局7. 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561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