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六单元 6 《朱子语类》三则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朱子语类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六单元 朱子语类三则 2020 2021 学年 高中语文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课件 第六 单元
- 资源描述:
-
1、-1-第六单元读书明理-2-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首 页了解知识领域明确课节重点掌握学习方法本单元学习的专题是理学。“经典原文”选择了反映宋代理学家朱熹思想的著作朱子语类中的三则语录,“相关读物”所选的是论及明代思想发展必提到的童心说。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周敦颐和张载是理学的真正奠基人,理学体系真正形成于程颢、程颐两兄弟,南宋是理学发展的高峰,出现了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等重要的理学家。到了元代,程朱理学成为官学。明代中期,随着朱学逐渐走向僵化,理学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王守仁心学的崛起以及王学的广泛传播。明代后期,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做了深刻
2、的反思和批判。宋明理学在历经了六七百年的发展以后,逐渐在思想学术领域衰落了。学习时注意联系历史背景,准确把握选文的思想内容。-3-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首 页了解知识领域明确课节重点掌握学习方法-4-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首 页了解知识领域明确课节重点掌握学习方法1.三则文字较为口语化,容易阅读。内容分别涉及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的方法等三个方面,在自我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注意联系朱熹的思想体系来剖析课文,领会它们真正的含义。同时,要注意联系现实,思考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认识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2.学习童心说这篇文章,要明确它所出现的
3、思想史背景,即针对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成为桎梏人的僵化思想而发,准确理解李贽反对虚伪的世风,赞赏童心、突出个体的思想意义。-5-经典原文6朱子语类三则-6-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著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等书,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朱熹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
4、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7-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宋以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8-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9-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
5、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0-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1-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2-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3-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
6、握文脉主旨6.明句式(1)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判断句)(2)乃为人欲引去(被动句)(3)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介词结构后置)(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介词结构后置)-14-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
7、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运用比喻、借代等修辞的句子,直译不通时,用意译。-15-6朱子语类三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文脉图解2.主旨归纳本文的三则语类分别谈论了读书的方法、天理及人欲问题、义利问题。朱熹认为读书要熟读精思。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和掌握。朱熹还认为读书要虚心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40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