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有的人 人教新课标.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08613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有的人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 上册 语文课堂 实录 有的 新课
    资源描述:

    1、有的人课堂实录师:上课。(师生问好)师:上课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刘胡兰,相信大家还有些印象,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刘胡兰,你如何选择呢,是叫一声“军大爷,饶了我吧,我说”(学生笑)还是大喊一声“不说就不说,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呢?(有些学生急叫“当然不说”,也有反驳的“就凭你那样,会么?”但更多不再笑,而是不说话了。)师:哈,看来是为难大家了,那我们就先来学习一篇文章,让它来告诉大家答案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臧克家的有的人,请大家翻开书第9页。师:大家先把诗歌认认真真地默读一篇,看一看,想一想,然后选择诗歌当中的一节来说说你对它的理解。(众生思考,师巡视)生1:老师,我来

    2、谈谈,第二节中说: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一小节中写出了两种人:前半句写的就是欺压人民的人,后半句写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而且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觉得那句诗就是根据这个改写的。师:嗯,很好,请坐。刚才这位同学说课文的“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是根据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改写的,你们觉得呢,是不是?生2:老师我觉得不错,因为我们的课文副标题就叫纪念鲁迅有感,再说这样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鲁迅先生以及他那种伟大的精神。生3:我觉得也是,我们诗歌的第三节中“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也是根据了鲁迅先生的野草题辞里的句子。师:嗯,非

    3、常好,你们怎么都知道呀?(众生笑)生(众):课后练习题中有!师:看来大家都阅读得很仔细。那哪位同学能够把一小节读一下么?生4: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骄横地)呵,我多伟大!有的人,(诚恳地)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学生鼓掌)。生5:老师我觉得刚才那同学该把“多”字拉长一些更好,更有讽刺的味道,读成:啊,我多(夺)伟大!(笑,鼓掌)师:大家觉得他们朗诵得很好,为什么呢?哪位同学谈谈?生6:他朗读前半句时,使用的语调较高,而且读出了骄横的、不可一世的丑态,而后半句则用低沉的、恳切的语气在读,我觉得很到位。师:既然如此,大家能把这节诗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吗?(学生朗读)师:我们刚才的同学谈到了第二节,还有没

    4、有其它同学想谈谈你对其它哪一节的理解的?生7:诗的第一节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老师,我有些看不懂!师:就是,我听着怎么也有些糊涂啊!又是死又是活的,究竟是死还是活,这话是什么意思嘛?那我们就请我们同学来看看这一节吧,谁来谈你的理解!生8:这里的两个“死”两个“活”字意义都不相同。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和生命还存在着,“死”的意思则是精神已经消亡了;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与生命已经消亡了,而“活”的意思是“精神永存”。师:经你这么一解释,我明白了:有的人是虽生实死,行尸走肉;有的人虽死犹生,精神不朽。那么哪些人是虽生实死,而什么样的人是虽死犹生呢?生9:我觉得司马

    5、迁的一句话可能用来形容他们: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觉得“重于泰山”的就是虽死犹生!师:具体找些例子么?生10:雷锋,焦裕禄他们都是!还有谈骨气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生11:还有本课题目中像鲁迅先生那样的人。师:很好,那么刚才谈的是虽死犹生,那哪些人虽生实死呢?生12:卖国求荣者虽生实死,比如汉奸,再比如害死岳飞的秦桧。生13:是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他认贼作父,为非作歹,虽生实死,我最不喜欢他了!(学生笑)师:好嘛,武侠都来了!应用得很好,不过平时可不敢过份沉迷于武侠噢!看得出大家对这两句诗都理解了,那么我们同学能不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用一些词来形容这两种

    6、人呢,把“有的人”具体化一下?(学生思考)生14:害人民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爱人民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15:剥削人民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为人民服务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16:卖国求荣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精忠报国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17:骑在人民头上叫“啊,我多伟大!”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死着/他还活着。还有呢,老师,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还有呢,(学生笑)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师:oh god,very good!(学生笑)他

    7、是怎么做到的?生18:都在书上呢!(学生又笑)师:看来,好些同学已经发现了一个秘密。你呢告诉我么?生19:每一小节写的都是不同的两种人,进行了比较。生20:还有,就是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分别和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一一对应,把两种人的表现和结局进行比较!师:嗯,对,看来大家读书真的非常仔细。那么通过我们刚才对第二节和第一节的探讨和理解,我想大家也同样能把其它小节看懂的,是吧!那么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看看你能不能用准确的情感把这一首诗歌朗读一遍。(学生小声朗读,教师巡视)师:根据刚才那位同学归纳的特点,现在我请男生来读每一节的1、2句,女生来读每一节的3、4句,好不好,男生准备!(学生大声朗读

    8、)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朗读过程中哪些地方读得不够的?生21:语速太快!另外在读“不朽”两个字时,可以用一种轻视的语气,就像这样“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生22:女生最后的“很高,很高”读太连在一块了,该分开些,慢些。生23:“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这一句后一个活字要把那种蛮横的以及内心的气愤都读出来。我觉得可以读得夸张一些。我读一下吧: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强调“活”字)。师:妙,看来我们同学体会得很到位,对诗也都理解透了。好,那再给大家一次机会,请我们女生朗读第二、三、四小节中那些人的表现,男生来朗读这些人的结局。(学生很有兴致地朗读)师:非常好,我们从这首诗歌中可以看出了作者的态度。那就是生24:

    9、热爱对人民有益的人,憎恨对人民有害的人,爱憎分明。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师:嗯,好一个爱憎分明!那我想我们的同学对于我们这节课开头我问的那个问题,心时应该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哪位同

    10、学来说说!生25:我想我也会向刘胡兰那样,因为那们人死了才有意义!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生26:老师,我还是做不出选择,我是想做那样的人,但是我真想想,还是有些怕,不知道有没有那种勇气!(大家笑)“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

    11、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师:我看出了,好多同学都在思考,但却一时做不出回答。其实我也想,如果是我可能我也不知道我会不会像刘胡兰那样,毕竟没有在那时那地,我们说的话也都是靠不住的(学生笑)。不过,我想这也不要紧了,我已经看出了大家对生命存在的思考与珍惜,对于生与死现在来谈好像显得有些沉重,但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想大家都明白了人活着的意义,明白了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我想每位同学都会选择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做一个爱人民,一个为人民服务,一个大公无私的,对于敌人敢于“横眉冷对”的,对于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有的人 人教新课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861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