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_湘教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11076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3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材梳理 六年级 下册 语文 教材 梳理 专项 部分 古诗文 湘教版
    资源描述:

    1、专项部分 古 诗 文 竹 石【清】郑 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立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岩缝。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诗意】 竹子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它的根须已经深深地扎进了破裂的岩石缝中。即使历经无数次磨难也压不垮它,反而更加坚韧,任凭东西南北来的狂风也不怕。 【作者简介】郑燮(xi),(16931765),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曾任潍县县令,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

    2、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为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 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做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赏析】 竹石,就是扎根在岩石缝隙中的竹子。郑燮是著名的书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

    3、首诗是题写在其画作上的一首咏物诗。本诗前两句直写竹子扎根破裂的岩石之中,基础牢固,洋溢着赞美之情。第一句的一个“咬”字,用得极为传神有力,生动表现了竹子在岩石缝隙艰难生长的形态,充分表达了岩竹刚毅的性格和执著的精神。第二句说岩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而基础牢固,突显了岩竹不择地势、蓬勃生长的顽强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岩竹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恶劣环境中的无数磨难。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岩竹仍然是那么坚韧、刚劲。它挺拔的英姿,不惧怕来自任何方向的狂风。“任尔”再次突显岩竹刚直孤傲、桀骜不驯之态。这两句诗,后来常被用来形容人们在革命斗争中

    4、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时决不动摇的品格。这首题画诗,寓意十分深刻。郑板桥一生刚直不阿、不随波逐流。为官时,能够不顾个人私利而为民请命;辞官后,卖画为生,绝意仕途。当时清政府官员腐败成风,但郑板桥为官大半生,却两袖清风,从不与贪官同流合污。竹的风骨正是郑板桥“清为官,勤为民”的高风亮节的写照。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抒怀,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写出了诗人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和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注释】九州:泛指全中国。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依靠。风雷:风神和雷神。比喻变革社会的威力

    5、。万马齐喑:比喻当时社会政局死气沉沉,一切生气都被扼杀。喑,哑。究:到底。天公:老天爷,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不拘一格:不拘泥于成规。拘,拘泥。格,成规。降:降生,涌现。【诗意】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现在杭州市)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儒学的官僚家庭,38岁考取进士,前后在内阁中书做了二十年无关轻重的下级官吏,后来借故辞职南归。 龚自珍具有比较进步的政治理想和主张,

    6、对于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形成起了先驱作用。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他善于把诗歌作为武器,大胆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危机、统治集团的专制和腐朽,热情地歌颂理想和个性的解放,发出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声音。 龚自珍生活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这个时代正是封建社会趋于没落、解体的时代。一方面是封建经济体系开始瓦解,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得到了发展。这个变动反映在政治思想上,就是开始酝酿和孕育着民主主义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龚自珍就是这个时期的一位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他猛烈地揭露和抨击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热烈地要求改革社会,要求摆脱摧残人性的专制淫威,提倡平等和民主,提倡个性解放。 他

    7、的民主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观。鉴于统治者对人才的扼杀,龚自珍对人才问题十分重视。他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赏析】“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是在告诉人们:要想让中国大地焕发生机,必须要“恃风雷”,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荡涤一切陈腐的东西,诗人在这里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可是整个朝野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确实令人觉得悲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认为摧毁一切阻碍社会发展的腐朽势力的巨大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

    8、“万马”、“天公”这些意象,实际上是以双关的修辞方式,表达诗人内心深处力主改革现实政治的强烈愿望。在诗人看来,当时的中国死寂一片,毫无生气可言,只有急风暴雨以及惊雷一样的变革力量,才能给中国带来希望。诗人期盼最高统治者能够重新振作精神,打破陈规陋俗,使普天下涌现出各种人才,来迎接华夏的新生。激情澎湃,气势磅礴,发人深思,催人振奋。 墨 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清气:清香的气味。乾坤:指天地。【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

    9、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作者简介】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他出生在浙江诸暨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好学如痴。明史记载:王冕白天放牛,晚上到附近佛寺长明灯下读书。有一天,王冕把牛放到野地吃草,自己跑到私塾里去听老师讲课,天黑了,想起牛,结果牛不见了,回家后被父亲责打了一顿。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会稽一位叫韩性的读书人,韩性收王冕为徒,教他读书作画。王冕青年时代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参加科举屡试不中,于是他焚毁文章,永绝仕途,浪迹

    10、江湖。他游杭州、逛金陵,然后渡长江,跨淮河,经徐州、济南到达大都, 长途跋涉,使他的视野和胸襟大大开阔,使他对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的认识更加深刻、清楚。由于王冕的诗画风格特异,不同凡响,声名鹊起。在大都期间,士大夫都争走馆下,向他求诗索画,一时缣素山积,而他经常援笔挥洒,顷刻而就。 后来,他隐姓埋名在家乡九里山蛰居,白天种粟锄豆,灌园养鱼,晚上读书作画,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他在居室周围种植了上千株梅树,数百棵桃树和杏树,自题为“梅花屋”。“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笔下的梅花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体现。 【赏析】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

    11、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稀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地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

    12、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清明:清明节。农历

    13、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纷纷:形容多。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遥指:指向远处。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诗意】清明的时候,又下起了纷纷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心里更加增添了一分愁苦,简直失魂落魄了。他向别人询问,附近哪家小酒馆可以歇歇脚,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远方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

    14、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赏析】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 清明这一天,诗人行走在路上,遇上了纷纷之雨。“雨纷纷”,生动、准确

    15、地描写了春雨的特色。“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出门在外之人。因何“断魂”?在古代,清明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或踏青游玩,或上坟扫墓;而今孤身一人,却又赶上纷纷之雨,平添一缕愁绪。所以这“纷纷”既是形容春雨,又是形容心绪。 在纷纷的雨中,“借问酒家何处有”,为何想找个酒家?大概是,一来躲避一下这纷纷之雨,二来借酒力暖暖春寒,三来排遣心里的愁绪。“牧童遥指杏花村”。酒家在杏花村,但诗人为什么不让牧童直言告知,路当如何走,而用“遥指杏花村”回答问话,这里有其妙处,一是用肢体语言回答比用口头语言来得形象、有力;二是“杏花村”,可能不一定是村名,也不一定是酒店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不很远美丽的杏花深处,有一个小酒店。这不是答非所问,而是在读者面前展示一个美丽的画面。这清明时节,不远处杏花盛开,烟雾迷茫,似乎看到了酒店屋檐下的酒旗子。人在遐想的画面中,也许忘却了纷纷的春雨,忘却冷冷的春寒,忘却了纷纷的愁绪。 这首诗展现了杏花村后,再也没有下文了,给人一点余味未尽的感觉,让读者去想象,去补充,去丰富诗人如何欣喜地前去寻找酒店,如何喝下那暖身的杏花酒,如何忘却了纷纷的春雨、冷冷的春寒和纷纷的愁绪,极好地扩大了诗的内涵和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_湘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107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