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_湘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材梳理 六年级 下册 语文 教材 梳理 专项 部分 古诗文 湘教版
- 资源描述:
-
1、专项部分 古 诗 文 竹 石【清】郑 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立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岩缝。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诗意】 竹子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它的根须已经深深地扎进了破裂的岩石缝中。即使历经无数次磨难也压不垮它,反而更加坚韧,任凭东西南北来的狂风也不怕。 【作者简介】郑燮(xi),(16931765),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曾任潍县县令,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
2、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为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 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做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赏析】 竹石,就是扎根在岩石缝隙中的竹子。郑燮是著名的书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
3、首诗是题写在其画作上的一首咏物诗。本诗前两句直写竹子扎根破裂的岩石之中,基础牢固,洋溢着赞美之情。第一句的一个“咬”字,用得极为传神有力,生动表现了竹子在岩石缝隙艰难生长的形态,充分表达了岩竹刚毅的性格和执著的精神。第二句说岩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而基础牢固,突显了岩竹不择地势、蓬勃生长的顽强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岩竹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恶劣环境中的无数磨难。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岩竹仍然是那么坚韧、刚劲。它挺拔的英姿,不惧怕来自任何方向的狂风。“任尔”再次突显岩竹刚直孤傲、桀骜不驯之态。这两句诗,后来常被用来形容人们在革命斗争中
4、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时决不动摇的品格。这首题画诗,寓意十分深刻。郑板桥一生刚直不阿、不随波逐流。为官时,能够不顾个人私利而为民请命;辞官后,卖画为生,绝意仕途。当时清政府官员腐败成风,但郑板桥为官大半生,却两袖清风,从不与贪官同流合污。竹的风骨正是郑板桥“清为官,勤为民”的高风亮节的写照。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抒怀,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写出了诗人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和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注释】九州:泛指全中国。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依靠。风雷:风神和雷神。比喻变革社会的威力
5、。万马齐喑:比喻当时社会政局死气沉沉,一切生气都被扼杀。喑,哑。究:到底。天公:老天爷,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不拘一格:不拘泥于成规。拘,拘泥。格,成规。降:降生,涌现。【诗意】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现在杭州市)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儒学的官僚家庭,38岁考取进士,前后在内阁中书做了二十年无关轻重的下级官吏,后来借故辞职南归。 龚自珍具有比较进步的政治理想和主张,
6、对于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形成起了先驱作用。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他善于把诗歌作为武器,大胆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危机、统治集团的专制和腐朽,热情地歌颂理想和个性的解放,发出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声音。 龚自珍生活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这个时代正是封建社会趋于没落、解体的时代。一方面是封建经济体系开始瓦解,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得到了发展。这个变动反映在政治思想上,就是开始酝酿和孕育着民主主义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龚自珍就是这个时期的一位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他猛烈地揭露和抨击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热烈地要求改革社会,要求摆脱摧残人性的专制淫威,提倡平等和民主,提倡个性解放。 他
7、的民主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观。鉴于统治者对人才的扼杀,龚自珍对人才问题十分重视。他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赏析】“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是在告诉人们:要想让中国大地焕发生机,必须要“恃风雷”,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荡涤一切陈腐的东西,诗人在这里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可是整个朝野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确实令人觉得悲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认为摧毁一切阻碍社会发展的腐朽势力的巨大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师恩难忘》课件 (7).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