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海水为什么是蓝的_语文s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导学案 海水 为什么
- 资源描述:
-
1、课题1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课时安排2课时学案导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拉曼是如何发现光散射效应的。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好奇心,要在“已知”中追求“未知”,学会探索与发现。4.自学掌握生字新词,理解“饶有兴味、闭目塞听”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难点兴趣导入第一课时 1、苹果熟了会从树上落下来这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而牛顿小时候却想“为什么它向下落而不是向上?”长天后,他发现了“地球引力”;水壶里的水开了,壶盖会不停地跳起来,这引起了瓦特的注意,他长大后发明了蒸汽机凡是有所作为的科学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在“已知”中追求“
2、未知”的好奇心,从而不断有了科学的发现与发明,有了科技的进步,有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印度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曼的故事。 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 阅读兴趣。独立自学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词语,自学生字。2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找出自己没读懂的地方。4小组交流自学情况。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出示生字,检查认读。 字音:讳、疚 字形:惰、疚理解词语 语塞:由于激动、气愤或理亏等原因而一时说不出话来。 饶有兴味:饶:丰富,多。非常有兴趣。 愧疚:因自己错误而自责,惭愧不安。 颇有作为:颇:很;作为:作出成绩。指作出很多成绩。 闭目塞听:塞:堵塞。闭上
3、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夸张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脱离实际。 散射:光线通过有尘埃的空气等介质时,部分光线向多方面改变方向。殊荣:特殊的荣誉。5弄清故事的六要素时间:1921年。地点:取道地中海的一艘轮船上。 人物:拉曼与一对印度母子。 起因:男孩提出“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这一问题,使拉曼对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原来的解释产生疑惑,而男孩强烈的好奇心给了他启发与警醒。 经过:拉曼回国后,针对男孩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发现了光散射效应,成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结果:即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要对“已知”心存好奇,善于从“已知”的“未知”中获得新的发现。 6根据故事的六要素,练
4、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参考资料:拉曼(18881970)。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拉曼效应的发现,获得了193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拉曼是印度人,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亚洲科学家。拉曼还是一位教育家,他从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并将其中很多优秀人才输送到印度的许多重要岗位。合作学习1思考:拉曼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奖?明确要点: (1)他发现了“拉曼效应”,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2)是“好奇心”将他领上了神圣的奖台。 2结合课文内容,组织讨论: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失去好奇心会怎么样呢? (1)再读课文,寻找课文例证。(重点研读1115节) (2)归纳事例,思考举例意图。 作者以约里奥居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