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新学习单教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14 文言文 二则新 学习 教案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科学精神”这一主题,安排了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四篇课文。文言文二则中,学弈讲述了两个人同时学下棋,效果却大不一样的故事;两小儿辩日讲述了两个孩子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论证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表里的生物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体现了小孩的好奇心。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描绘了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目标文言文二则21.会写20个字,会写34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
2、诵文言文二则。3.能概括文中事例,体会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4.能根据相关语句体会人物形象,感受探索精神。5.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表里的生物2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1口语交际11.能围绕辩题搜集、整理材料,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能抓住对方讲话中的漏洞进行反驳,用语文明。习作2能展开想象,写出奇特而又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语文园地21.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2.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3.能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4.欣赏赵孟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了解赵孟及其楷书的特点。5.朗读并背
3、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14 文言文二则1.会写“援、俱”等4个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4.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品词析句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2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执行时间: 月 日执教:1.会写“援、俱、弗”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学弈,并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3.背诵学弈。4.明白学习、做事
4、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板块一故事导入,解读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即将开始学习第五单元的课文了,请翻开课本第79页,谁来告诉我这个单元的主题导语是什么?生: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师:说得很好。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谁能告诉老师本单元的阅读要求和写作要求分别是什么?生:阅读要求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要求是: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 师:是的,本单元围绕“科学精神”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既有文言文又有现代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则文言文吧。在开始学习前,请问有谁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生:我知道。孟子小时候很贪玩,还喜欢模仿他人。他家原
5、来住在墓地附近,所以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子的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可是孟子又模仿做生意的人夸口叫卖。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心里很高兴,认为这里才是适合儿子居住的地方,就不再搬家了。师:课前预学时大家已经搜集了关于孟子的资料,谁来向我们介绍一下孟子?(出示课前预学单第4题第(1)题,指名回答。)4.搜集资料,填空。(1)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_轲_,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后被尊为“_亚圣_”,与孔子合称为“_孔孟_”。师:你答得非
6、常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反映孟子基本思想的书孟子中的一则故事吧。这则故事叫生:学弈。(教师板书:学弈)师:“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生:“弈”指下棋。“学弈”就是学习下棋。师:回答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学弈。板块二指导朗读,熟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出示课前预学单第1题中的第一排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读一读下面的字词,注意读准字音。把不会认读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诲惟鸿鹄弓缴弗若曰师:同学们都读完课文了,谁能站起来给我们示范朗读一遍?(指名读)师:首先要表扬你敢于第一个站出来示范朗读,请同学们给予他掌声。(学生鼓掌)有没有同
7、学能帮忙纠正一下这位同学在朗读时出现的问题?生:“使弈秋诲二人弈”中的“诲”应读第四声hu。生:“弓缴”中的“缴”应读zhu。生:“为”字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惟弈秋之为听”和“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中的“为”读第二声wi,“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为”读第四声wi。师:同学们指出的这些字的读音都很正确,我们在朗读时要特别注意易错字。请同学们检查课前预学单的第3题,做错的同学请自行订正。(出示课前预学单第3题的第(1)(2)题答案,学生检查、订正。)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1)一心以为(wiwi)有鸿鹄(hoh)将至,思援弓缴(jiozhu)而射之。(2)为(wiwi)是其智弗若与(y
8、y)?师:另外,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读古文讲究“断句”。有标点的地方是需要停顿的,在句子间一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也需要短暂停顿。这样读更方便理解意思,听的人也容易听懂。请同学们看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试着给这些较长的句子断句。(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活动一:练习断句。用“/”给下列句子断句。1.通国之/善弈者也。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4.为是/其智弗若与?(学生练习断句)师:有没有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断句成果?(指名读,师相机指导,并出示答案,生再齐读。)师:谁来尝试读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9、读好停顿。(课件出示全文断句,指生读。)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师:你真棒,把字音和停顿都读对了。古人读书很投入时,会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朗读节奏晃动,这样是不是更能读出文章的韵味呢?请同桌之间互相朗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更有节奏、更有韵味!(同桌之间练习朗读)师:我看到有的同学读好了,等不及想向大家展示了!别急,等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以后,你们会读得更好,那时你们再来比一比。板块三理解词句,疏通文意师:现在我们结合课本上的注释来疏通文
10、意。谁能说说“弈秋”是什么意思?生:“秋”是人名。称“弈秋”是因为这个人很会下棋。师:这个人很会下棋到什么程度?生:他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师:对,相当于他能拿到全国围棋比赛的冠军!文中哪句话说了这个意思?生:通国之善弈者也。师:说得很对。“善”是善于、擅长的意思。我们再根据注释中“通国”的解释就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了。谁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生: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师:你翻译得很好。你将句子中的“之”翻译成了什么?生:我翻译成了“的”。师:“之”字在这篇文言文中出现了很多次,请同学们看看“之”在不同的句子里的意思是否相同。(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活动二:一字多义。写出下列句子中“之”
11、字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 )2.一人虽听之。( 指弈秋的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 指鸿鹄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 师:“一人虽听之”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这个“之”是指弈秋的教导。这句话的意思是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师:“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生:从前文来看,这里的“之”指代的是鸿鹄。师:“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字是什么意思?生:这里的两个“之”都指的是那个专心致志学下棋的人。师:不错,大家发现了吗?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会不一样,这在古文中很常见,这种现象叫“一
12、字多义”。大家还能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字吗?生:我发现之前讲到的出现三次的多音字“为”,也是一字多义。文中前两次出现都是“以为、认为”的意思,最后一次出现是“因为”的意思。师:你说得很好!这篇文章有五句话,下面我点人起来玩接龙翻译的游戏,被点到的人就结合课文注释和刚刚讲解的内容翻译文中的一句话。由于课文第二句话很长,我们就从分号处断开,请两位同学来翻译。(指名翻译,再课件出示全文释义。)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指导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却一心以为天上有鸟要飞来,想要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棋,但是棋艺比不上人家。这是因为
13、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的。板块四领悟道理,深化认识师:结合刚才对文意的探究,请大家思考:同一个老师指导,为什么二者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三)活动三:感知文意。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人物学习态度表现结果告诉我们的道理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成功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另一人三心二意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失败生:因为这两个人学习下棋时的态度不同。师: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习下棋的?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生: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师:这两个人学习的结果怎么样?针对两人的学习情况,作者给出了怎样的定论?
14、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师:是什么原因使后一个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是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生:不是智力的原因,是两人学习下棋的态度不一样。师:他们俩学习下棋时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生: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教师板书:专心致志三心二意)师:你们还能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这两个人不同的学习状态吗?生: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全神贯注等;另一人: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等。师:请同学们谈谈从这则故事中获得的体会。生: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生: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师:大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吗?生:有一次吃晚饭时,我被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
15、正播报的新闻吸引住了,没留心手里正舀着的汤,一不留神全洒身上了。生:那次默写,前一天晚上我背书时不专心,一会儿逗逗家里的小猫,一会儿跑去找妈妈说话,结果第二天默写错了大半,我十分后悔。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要求会写的3个字。谁来说一说写好这三个字需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本课的3个会写字)生:“援”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爱”。“弗”第三笔是竖折折钩。生:“俱”字右半部的“具”里面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师:下面请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课前预学单第2题,写得不对的字自己订正。(生检查)师:同学们不仅从课文中明白了道理,还看到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足,希望你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能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教
16、师板书:学习之理贵在专心)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背诵学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文言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一段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表明小学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要以阅读和记诵为主,强调要有一个对文言文阅读记诵的过程。教学的重点是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是结合注释理解句子大意。我在教学中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研读课文、探究疑难的过程中,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初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优选】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4 最后一分钟_人教新课标.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