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1十六年前的回忆新学习单教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11 十六 年前 回忆 学习 教案
- 资源描述:
-
1、11十六年前的回忆1.会写“稚、避”等15个字,会写“埋头、幼稚”等20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3.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4.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5.查找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研讨法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2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执行时间: 月 日执教:1.会写“稚、避”等15个字,正确读写“埋头、幼稚”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李大钊被害的过程,说出自己印象最
2、深的事。板块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播放音乐五月的鲜花)当这优美的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创造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十六年前的回忆,去感受那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板书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生:课文题目为什么是“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回忆的又是什么呢?师:你问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学习第11课。师: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吗?生:李大钊。师:课前预学大家都搜集了资料吧?谁能说说自己对李大钊的了解?生:李大钊是一个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师:你说得很对。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3.搜集
3、李大钊同志的相关资料,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板块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师:请同学们根据自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生自读)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看工具书、查词典等方式弄懂。师:课文读完了,本课的词语你会读了吗?(出示课前预学单第1题,三排词语分别指三名学生领读,其余学生跟读。)1.我会认、会写下列词语,并能借助工具书
4、理解词语。幼稚避免严峻啪啦瞪眼僻静瞅见皮靴魔鬼苦刑绑架啃骨头棉袍执行埋头含糊局势轻易尖锐冷笑残暴匪徒法庭安定占据会意过度师:同学们读得不错,哪些读音需要我们注意呢?生:“稚、瞅、执”是翘舌音。“瞪、刑、绑”是后鼻音。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读得也很准确,我们把这些词语再读一遍。(生齐读词语)师:字音都掌握了吗?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吧。(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指生答题。)活动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A.幼稚(zh)瞪眼(dn)B.严峻(jn)避免(p)C.皮靴(xu) 苦刑(xn) D.啃食(kn) 袍子(po)师:课文中还有一些不好理解的词语,大家通过查词典弄明白了吗?
5、(课件出示“军阀”“局势”“会意”“含糊”4个词语及释义)生: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生:局势:泛指政治、军事等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生: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生:含糊:不明确;不清晰。师:我们再来看看本课的会写字,有哪些字在书写时需要特别注意呢?请大家看看课前预学单第2题,说一说。(出示课前预学单第2题)生:避:“辶”捺要平而长,托住“辟”。生:魔:广字旁的撇是长撇,被包部分写紧凑,不要漏写里面的“厶”。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咱们就把这几个易错字再写一写吧,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学生练写。)板块三整体感知,厘清顺序师:请
6、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生:作者重点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情。师:请同学们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生: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写作者永远忘不了父亲的被难日。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33自然段,思考:作者回忆的事情中,哪些令你印象最深?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同学们可以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师:请同学们来交流自己的收获。生:第27自然段写了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这个部分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刚开始我对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的做法非常不理解,后面才慢慢知道是因为情况非常危急。师:对,这是父亲被捕前的事情。
7、(师板书:被捕前)生:第818自然段写了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面对危险处变不惊。我对这一部分印象深刻,因为父亲面对反动派一点儿也不害怕,非常镇静,这种精神鼓舞着我。师:这是父亲被捕时的情形。(师板书:被捕时)生:第1929自然段写了作者看到的庭审过程,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面对庭审,父亲也没有退缩,这里让我印象深刻。(教师相机板书:被审时)生:第3033自然段写了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都非常悲痛。我对这一部分印象深刻,因为我看到这里心情也非常悲痛。(教师相机板书:被害后)师: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看看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三,将表格补充完整。活动三:将表格补充完整。
8、段落叙述顺序具体事情第27自然段被捕前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第818自然段被捕时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被捕第1929自然段被审时父亲在法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第3033自然段被害后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师:填完后,你知道这些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了吗?生: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师相机板书:时间顺序)分别按照父亲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四个阶段来写。师:同学们再结合第1自然段,想一想:整篇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记叙方法?生:倒叙。师:非常好,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年时,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以及被害后的情形来叙述的。我们把这种表达方法
9、称作倒叙。(师板书:倒叙)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本节课上,我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全文,因为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学习本课,我心里实在没谱,因为它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局势,对于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必定没有深切的感受。所以学习本课前,我再三督促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事实证明,学生搜集的课外补充资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设计意图从“学贵有疑。”通过情境渲染,让学生通过音乐打开思绪
10、,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疑问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走进文本去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解决自己的疑问,也为后文的学习作好相应的铺垫。设计意图初通过识字、写字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重视汉字的书写,教师示范,学生练写。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给更多学生课堂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环节可以更多关注那些不愿意举手发言,但字迹工整的孩子。设计意图“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在学生借助资料初步解决理解障碍以及字词障碍后,再次进入文本,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梳理文章的结构,弄清楚文章的写作顺序以及记叙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重视学生阅读的自我感受与自我表达。第2课时课型:新授执行时间
11、: 月 日执教:1.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2.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板块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师:上课之前,老师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请同学们看看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中的词语,稍后开始听写。(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师报听写。)活动一:听写词语。幼稚避免严峻啪啦瞪眼僻静瞅见皮靴魔鬼刑法绑架啃食棉袍执行(同桌互相检查,各自订正写错的词语。)师:你们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情吗?生:本文主要写了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面对危险处变不惊;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