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3 实战演练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3 实战演练 WORD版含答案 2019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习题 专题 古代 诗歌 鉴赏 考点 实战 演练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第二部分专题七考点三题组一1阅读下面的元诗,完成后面的题。济州西湖元李渺渺澄湖望不穷,画船曾驻夕阳中。千峰倒映嶙峋碧,一水平铺潋滟红。鸦背浮金归古戍,雁行如字写晴空。玉箫吹彻游人醉,十里荷香送晚风。【注】济州西湖:即马场湖,在济宁城西二十里老运河北,今已埋为平地。李:元代济南人,曾任济宁知州。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答案】诗的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晚霞比作“浮金”,形象生动,表现了诗人对西湖傍晚景色的喜爱;“背”“写”赋予事物以人的特点,使画面富有动感,增添了情趣。【解析】“背”和“写”是人的动作,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乌鸦飞向古老的城堡,雁儿在晴朗
2、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美景,赋予西湖以动态美。“浮金”的原意是水面闪耀的光芒,在句中暗指晚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无比喜爱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潞府客亭寄崔凤童王昌龄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注】潞府:潞州府,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客亭:旅馆。崔凤童:作者新结识的友人。依然:形容思念依恋。与诗的首联相比,颔联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_【答案】颔联主要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写景。上句描写愁客(作者)独对秋月的情态,是静景;下句描写傍晚的天空回荡着山寺钟声的情景,是动景;进一步渲染了空寂的氛围
3、。【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官舍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就这一点作简要分析。_【答案】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其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
4、,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作者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解析】回答此题,可依据诗歌对“竹”的歌咏,明确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然后就“竹”的特征与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作分析。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沙塞子宋朱敦儒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不见风楼龙阀、又惊秋。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注】朱敦儒,北宋词人。本词为靖康之难后,作者流落岭南时所作。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_【答案】一是借景抒情,借树木错杂缠绕、瘴云浮动而不见天日的蛮荒之景,抒发了词人沉郁伤感之情;二是以乐景写哀情,用红蕉的明艳美丽和江水西流反衬了词人内心悲痛之深。【解析】本词下片写“蛮树
5、绕,瘴云浮”属于景物描写,包含了词人内心的伤感之意,属于借景抒情。“红蕉花晚、水西流”这些明丽欢快的景物是为了反衬词人内心的悲哀。题组二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三峰:即黄陵山。词人因改官被调离湖南,途经洞庭湖畔黄陵山时遇风受阻,泊舟山下,而作此词。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准拟:一定能。(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此二句纯属写景,而词人欣悦之情尽在
6、其中,即所谓借景抒情。B“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两句写舟泛湘江一路行来的景色。只写“一船明月”“千里秋江”,其他美景堪收、旅怀足慰之事,不必细数。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构成美丽景致。C“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下的美景,泛起鱼鳞般的波纹。这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词人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D“水晶宫”一句,照应“波神”,眼前似乎是水府鱼宫伴着秋风,轻打着木船,发出阵阵声响,就像是水族们演奏的霓裳羽衣曲,美妙动听。E结尾写词人登上岳阳楼欣赏洞庭湖的美景。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他潜意识里仍受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
7、所驱动,希望有朝一日能一展抱负,建立功业。【答案】AE【解析】A.“借景抒情”错误,应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E.从“准拟”二字上可看出,尾句写的是设想登岳阳楼赏景,这里错为已登上岳阳楼赏景。(2)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_【答案】词人实写“明月”“秋江”“斜阳”“细浪”,以及泊船后听到的涛声,在眼前景物的基础上,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与水神“看斜阳”,听到“水晶宫”里奏乐,明日抵达“岳阳楼”等情景,以实写虚,虚中有实,表现了对洞庭山水的热爱。【解析】题干已经明确给出“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以此结合诗句中的实写、虚写内容,分析表达效果即可。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504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7.囚 歌【第1课时】_北师大版 (共1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