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3蜀相书愤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步 精品 课堂 2015 _2016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03 相书 基础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 资源描述:
-
1、蜀相书愤(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1.(14届江西上饶高三二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分)望江道中陆游吾道非耶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起随乌鹊初翻后,宿及牛羊欲下时。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1)“起随乌鹊初翻后”化用了前人诗句,请指出其篇名,并说说其作用。( 分)【答案】()短歌行。( 分)写出了作者路途的艰辛,( 分)透露出无所依托的处境。( 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从全诗看,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概括。( 分)【答案】忧愤(彷徨)孤寂悲凉平静。(一点 分)【解析
2、】试题分析:孝宗皇帝的主张由抗战改为议和,陆游在朝廷上便也日益处于不利地位。不久,陆游被调任建康通判,旋即又改调京口,不久又调任兴隆(南昌)通判。这些地方都在长江沿岸,对着壮阔的长江,他常常想到北方广大土地上的人民在敌人铁蹄下的苦难,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满腔悲愤。陆游到达望江一带,已是红树青山的秋天了,浩淼江波,茫茫旷野,一身孤孑,仆仆道途,伤心国事,无力回天,不免产生感叹:“吾道非耶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自己过去的道路真的走错了吗?将来又究竟奔向何方?终于,朝廷在乾道二年(1116),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免掉了他的职务,他又重返故乡了。考点:评价文章
3、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1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乡子 陆 游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注】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1)简要说明“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答案】交代自己在归途中(1分),表达急切归乡心情(1分),引出下文(1分)。【解析】试题分析:要赏析诗中某句在诗中的作用,可从该句的内容、所表达的心情以及在诗中结构方面所起的
4、作用方面入手。题中,一个“归”字和“去路”一词,交代了作者在归途之中;一个“梦”字和“长”字表达了诗人急切归乡的心情;从结构上看,这是诗的第一句,因而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诗人在舟中主要想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答案】初到武昌情景(1分),仕途经历(1分),想象重回故乡情形(1分)。【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先在诗中归纳出诗人所想之事,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诗中,诗人想到的事有:(1)“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这是写诗人初到武昌的情景;(2)“曾是朝衣染御香”一句是在回忆诗人的仕途经历;
5、“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几句则是在想象重回故乡的情形。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3)“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表达了想回故乡又怕回乡的矛盾心情(2分)。诗人久别故乡,迫切希望回乡(1分),但又担心故乡交旧离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乡更深的寂寞与伤感(1分)。【解析】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14届江苏海门市高三一诊)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
6、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注】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何逊是杜甫佩服的南朝梁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表示对裴迪和他的诗的推崇。“此时”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1)本诗通篇以早梅伤愁立意,试概括诗歌中含有哪些愁情。(4分)【答案】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愁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答对1点4分,答到4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的关键的表情达意的词语,注意注释中的“大唐帝国万方多难”和诗中的“岁暮”“相忆”“白头”“乡愁”。联系这些可以达到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555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语文课件-习作七 学写日记5_苏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