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教案5新人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语文 劝学 教案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劝学【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2理解、积累重要的文言常识;3理解、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4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初中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二、整体感知1介绍荀子。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世人尊称他为荀卿。荀子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死后葬于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对立的两派。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
2、转移,但人类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当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进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仪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多作排比,善用比喻。他
3、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学术论辩、立身处世之道等。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2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劝”的繁体字为“勸”,在古汉语中,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3学生听读文本,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课文。4学生诵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5学生诵读文本。6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明确: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4、去学习的散文。劝学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认识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课文结构】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三、合作探究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心论点的?明确: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
5、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2课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与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观点有何不同?明确:学无止境、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注重积累。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强调的是学无止境,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有所成就。而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其立足点是现代社会中人的一种基本生存需要。这两个观点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主要目的等都有很大的差异。3课文的写作特点有哪些?明确:(1)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1曹刿论战课件2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