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课标通用专题能力训练4 传记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高考语文二轮课标通用专题能力训练4传记阅读 WORD版含解析 2020 高考 语文 二轮 通用 专题 能力 训练 传记 阅读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专题能力训练四传记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韩美林,写下一部现代天书朱东君北京的韩美林艺术馆里,有一幅书法作品占据了整面墙,足有3层楼高。其上错落排列的,字非字,画非画,更像一个个神秘的象形符号。“这就是天书,都是形、音、义不全的先秦文字。韩美林老师花了三四十年时间,从全国各地的古陶厂、博物馆、古迹、古墓、古书上收集来的。”艺术馆讲解员说。开始,韩美林只是觉得这些文字字形好看,希望“看它形,养我画”。“20世纪80年代,韩老师在香港遇到启功先生,启功先生看到这个本子,觉得特别震撼,他鼓励韩老师一定要把这些字集结成册,拿出来让所有人去看、去传承。”讲解员说。没想到这个收集的过程漫长而
2、艰辛,把它们都以艺术的手法在宣纸上表现出来,又极其枯燥。讲解员说:“他带着写好的作品向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请教,季老也不认识这些字,便说,就叫天书吧。”当时已缠绵病榻的季羡林,还为韩美林题写了书名。2008年,天书上册出版,收录了差不多1.5万例古汉字字形。在韩美林看来,“天书”是“中华古文化给艺术一点提炼和概括的启示,撼人精魂”。他出版天书不是要给古文字学者做研究,而是希望普通人能感受到视觉上舒服的美。农历猴年,中央电视台发布了春晚吉祥物“康康”,一只四肢呆板、红黄绿配色的3D猴子,马上被网友调侃为“猴赛雷”,将韩美林完全置于负面舆论中。说起这个,韩美林倒是一下子乐了。他让助手翻出“猴赛雷”的
3、设计原稿,“你看看,我们原来设计的小猴,漂亮吧?多好玩啊!”果真,这小猴圆滚滚的,萌萌的,脸上水墨感的红绿色与皮毛的黑色非常和谐。“中央电视台找了个学生做成3D猴子,说是我设计的,大家把我骂得厉害!如果用我的原稿,全国人民不会骂猴赛雷吧?”我们对这只萌猴爱不释手。“那您现在还生气吗?”“不生气,随他去。”韩美林常说:“我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他指着墙上的蓝印花布说:“你可能都不相信,我在南通一天半,设计了47个花色。”创作的速度和数量背后,是天赋,更是勤奋。“我一天能工作18个小时。”他说。聊起自己的作品,韩美林的眼睛越来越亮,聊到兴起:“走,我带你们看我的构思本。”在工作台尽头,堆着58本大
4、开本的册子。韩美林一辈子都是“画疯子”。他小时候偶然从家旁边的土地庙里摸到几本古书,就迷上了篆字,用刀在石头上、木头上刻,刻得满手都是血口子。1949年,13岁的韩美林参了军,被分到烈士纪念塔建塔委员会的浮雕组,给艺术家们当通讯员。一天,书法家陈树亮看到了韩美林满桌子的篆文,很是赞赏,韩美林得到了莫大的鼓励。此后更是画疯了。1955年,仅读过3个月初中的韩美林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因为备考用功过度,考完后他的眼睛竟假盲了8天。直到年事已高,每当灵感来了,韩美林还是可以白天连着黑夜画下去,经常画到进医院。准备天书出版的时候,他在短短几个月里,挥毫写下1万多个古文字。高强度的工作让他大拇指和食指上的皮
5、脱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手指关节发炎,裏满纱布。老友冯骥才评价说:“他每一次投入都是大战。”眼下,韩美林仍然在战斗。“八十大展”即将开幕,他要用中国国家博物馆满满8个展厅的作品,为自己庆生。等“八十大展”结束了,他也不会放慢脚步,因为全情的、艺术的“战斗”,已经成为他生命的常态。(摘编自环球人物,2016年第33期)相关链接韩美林,“福娃”之父。这位年近八旬的艺术大师,是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天才造型艺术家。韩美林设计了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癸亥年生肖邮票,设计了第四轮生肖邮票中的丁酉年鸡票。他的作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摘自郑心仪时隔33年,他再次成为生肖邮票的设计师)我教育学生就三点:第一做人,第二有
6、生存本领,第三要对世界有所贡献。我有过一个硕士生,愣是3年都没见到她。后来她要考博士,竟然还敢要我签字。我发火了,坚决不签,根本不承认她是我的硕士生。后来我定下一条规矩,没有2/3的时间在听我的课,我最后绝对不签字。我不能培养出“水货”让全世界笑话。(摘自许陈静八十功名尘与土,环球人物2016年第33期)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美林用时多年,走遍全国收录先秦古文字,支撑他的动力之一是“看它形,养我画”。B.韩美林是一个“画疯子”,备考时眼睛假盲,年事已高经常画到进医院都证明了这一点。C.韩美林乐观豁达,面对网友调侃的“猴赛雷”事件,他却不生气,不在意,淡然处之。D
7、.韩美林设计了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和生肖邮票,体现出他的作品民族特色鲜明。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老友冯骥才评价韩美林说“他每一次投入都是大战”,作者认为“战斗”已经成为韩美林生命的常态,都表现了韩美林不服老的战斗精神。B.启功鼓励韩美林一定要把古文字集结成册,季羡林将之命名为天书,还为韩美林题写了书名,这体现出两位大师对先秦古文字的喜爱。C.韩美林拒绝为3年没见过面的要考博士的研究生签字,根本不承认有这个学生,说明他在育人方面严谨认真,坚守原则,有使命感和荣誉感。D.韩美林热爱创新,他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他在南通一天半设计了47个花色,他一天工作18个小时
8、,在工作台堆着58本大开本的册子就是明证。3.文章标题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孙家栋:航天赤子心宋雅娟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相连。求学时,他被选派到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1958年,孙家栋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1967年又被钱学森点将,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从此与中国卫星结下不解之缘。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对几次关键的人生转折,孙家栋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系列原总设计师戚发轫对这位老朋友敬佩不已:抓大放小,举重若轻;善于综合,敢于决策;大
9、胆放手,勇于负责。戚发轫的总结令人信服。在研制“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时,为了确保核心任务顺利完成,孙家栋紧紧抓住“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着”这四个要求,凡与此无关的技术试验,全部取消。也正是因此,中国得以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欧阳自远对孙家栋的这一“特点”感受颇深。他曾和孙家栋、栾恩杰一起被誉为探月工程“铁三角”。在欧阳自远看来,“孙先生是一个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高手。我总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各种技术要求,希望我们的绕月能获取尽可能多的数据。但孙先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去实现、去完成绕的目标。孙先生常说,科学家往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工程师就是要把
10、复杂问题简单化。他善于抓住最主要的问题,并且敢于决断。比如说嫦娥什么情况下发射。孙先生认为,安全就发,不安全就不能发,其他因素都不必考虑。因为不安全,什么目标都达不到”。建设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有两条路摆在了大家面前:一是一步建成全球乃至世界主流,但不符合中国实际;二是分步优先建成区域系统,但世界尚未有先例。中国的导航系统如何建设?孙家栋独具慧眼,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试验,后区域,再全球”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
11、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搞呢?”谈及当时的决策,孙家栋解释说,“首先,卫星的数量可以少,我们集中精力为我们国家本土加上周边来服务,这是我们经济建设最需要的事情。步子相对迈得小一点,可以摸索更好的经验来推动我们这个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北斗”系统优先建设区域组网成功提供优质服务,证明了这条道路的科学性。目前,日本、印度也纷纷采取此种建设方式,中国“北斗”系统的建设为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的“务实”,在同事和下属的眼中,是搞科学该有的精神。“科研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能求全求大,不能好高骛远。他说
12、话慢吞吞的,但总能运筹帷幄,统领全局,是个睿智的老头。”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女神”徐颖如是说。孙家栋经历了中国航天的很多个第一。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总工程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在我国成功发射入轨的百余颗卫星中,孙家栋主持研制的多达30余颗。2009年,孙家栋寿辰时,钱学森给他寄来了贺信,80岁的孙家栋成了钱老口里的年轻人:“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听说您今年都八十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钱学森对孙家栋的贡献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下册语文名师精品课件-10 两小儿辩日∣语文S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