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表达交流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2)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表达交流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2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一语 文人 必修 教学 教案 表达 交流 亲近 自然 写景 抓住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写出景物的独特性、典型性。2、过程和方法:结合月考作文讲评,以对比分析、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表达情感,通过写景作文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性情。【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的写作方法,能够更好地描写景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正题这节课,我们来讲评月考作文。这一次的月考作文结合了必修2第一个表达交流单元亲近自然的要求,主要任务是写景,我们的不少同学很机智,懂得就地取材,从校园中寻找描
2、写对象,像硕洞的大榕树呀,西校区的小路呀,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相信这些风景都是我们的同学为之流连的,那么,在钟情于这些风景的时候,你是否曾经遗憾不能拥有一支生花妙笔将它们尽情书写呢?今天,就请大家随着老师,结合这一次月考作文训练的讲评,一起来学习怎样更好地描写景物。二回顾作文,明确题意 下面,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月考的作文题目。 请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60分)世间风景气象万千,或清新可爱,或磅礴大气,或幽邃深远,或恬静淡雅请选择一处最能打动你的风景,自然风物或人文景观皆可,多手法多角度进行描绘。要求:写出景物的特征,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800950字的作文。 从题目要求中,我们
3、知道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命题作文要求我们围绕题目来下笔行文,因此命好的文题是一个关键的信息。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只要我们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那么,下面先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文题。文题风景这边独好中,包含几个词语。一共有四个,我们来一一分析。解读题目:风景,这边,独,好风景(这一次我们要描写什么风景呢?材料告诉我们,自然风物或人文景观皆可)自然风物: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是不是有人的场景就是人文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它是社会、艺术和历史的产物,带有其
4、形成时期的历史环境、艺术思想和审美标准的烙印,具体包括名胜古迹、宗教胜地、民族风情等。误区:对“风景”理解泛化,写成具体人物,如亲人的关怀、好人好事等。所以,在审题时要把握“风景”的含义,这样描写的对象才能准确。这边:(可不可以描写多处风景?不行,只能是一处)结合导语的描写,“这边”应是一处最能打动“你”的风景。如优秀典型卷里写雾中的校园、悠闲的丹麦、壮丽的新疆喀纳斯湖等。误区:对众多景物进行细描,对这些风景缺乏整合,没有具体概括,让读者不知所写为何处。独:独特、唯一,与众不同。要求写出景物的特征,能与其他风景比较区分。误区:未能抓住景物特点,泛泛而谈,天都是蓝的,山都是高的,缺乏区分度。好:
5、美好。基本确定了这篇文章的主基调是赞美风景的独特之美。误区:逆向立意,写成反语的“好”,如写环境污染或不文明的行为,情感色彩不协调。三分析习作,总结方法从题意的分析中,我们能够明显感知,题目的题眼应该是“好”,而这个“独”字的把握,才是文章出新意的地方。只有写出风景特有的美,抓住景物的特征,才能使文章出彩。那么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景物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同学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又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下面先让我们来看两个文段,我们的同学来评判一下,它们写得好不好,如果好,好在什么地方,如果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文段1:我不由得驻足凝望。从未见过这样的一树梨花,白得冰
6、清玉洁,白得不染纤尘。不论是它莹润的肌骨,还是亭亭玉立的姿态,一颦一笑,都难掩惊世之美。清风轻轻游走时,它便微微颔首,满树清香扑面而来。它虽开在百花竞妍之时,却丝毫没有争春的欲望,只兀自默默盛开着属于自己的清幽。作者抓住梨树的颜色特征,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梨树的形态展现,形中带着神韵。这是作者描写的处于繁华街市中的一株梨树,通过作者的描写,满树繁花犹在在眼前,梨树的冰清玉洁,梨树的悠悠清香,梨树的遗世独立让人印象深刻。文段2:一群漆黑的壮汉站在我面前这是群山的雄姿。 黑压压的一片,高而连绵,遮住半片天空,给人以威慑。走近,山形不经雕饰却又是最美的雕饰,如大师新手凿成,如张旭的狂草般于杂乱无章中透
7、出永恒之美。硕大的岩石凹凸有致,如同一首雄壮的交响曲,描绘着这山之壮汉的英勇与强悍。此处,作者运用通感,比喻,抓住群山的形态特征,巍峨连绵,天然狂野,将坐落于川西的巴蜀大山那粗犷雄壮之美展现无疑。通过这两处,大家会发现,我们描绘景物时,简单的景象还原会过于直白、枯燥,如果我们能借助联想、想象,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景物的特点写出来,景物形象就会更加逼真,让读者宛如亲眼所见一样。(板书:运用修辞,体现神韵)那是不是运用了修辞就够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两个文段:文段3: 黎明之际,我们通过这条小路走去教室早读。太阳还未完全升起,路上的一切都被染上了蓝色。似真似幻,总让人认为自己还未睡醒。走在路
8、上,仿佛置身于一条艺术长廊,两边的树木有如高大的战士雕像作俯身状凝视着我们;地上的花草则像一张张油画,各种颜色在清晨的笼罩下更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文段4: 仍有许多植物不甘心栖身于铁丝网外,竞争着伸出自己的枝条伸进被铁丝网囚禁的路上,走在路上,时不时会被这些渴望与我们共度美好时光的枝条绊住。有时它会轻轻地触着你的脸庞,给你带去绿的生机;有时它会突然地挡住你的视线,霸道着又可爱着,让你只能微微呷骂一声:“噢!这可爱的小东西!”有时它会腼腆地从铁丝网中伸出一小枝条,柔嫩饱满,似乎内心渴望又不敢有所作为,只能轻轻地伸出它的小手指让你知道它的存在。在不经意转头时,便会望见一片蓝紫色,那是牵牛花在炫耀它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959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课件:模块三 基础强化卷5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