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2004161113.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2315
  • 上传时间:2025-11-18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98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10 课游褒禅山记 课时 解析 新人 必修 2202004161113
    资源描述:

    1、第10课 游褒禅山记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模糊、磨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方位名词作状语,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

    2、走到尽头),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持、拿)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物)愈奇。有怠(懈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发语词,大概)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不能享尽那游览的乐趣)。于是(“于”,介词,对;“是”,代词,代这件事)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3、鸟兽,往往有得(心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夫夷(平坦)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而)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不平凡)之观(景象),常在于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阻僻远的地方),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帮助他),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以之”的省略,因此)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形容词作动词,

    4、弄错、使错)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1梳理文章结构脉络,完成填空。游褒禅山记记叙|议论的基础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第二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

    5、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洞的经过议论|记叙的深化,第三段,,;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游华山洞的心得第四段,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借仆碑抒发感慨,“有碑仆道”与“余于仆碑”前后照应得出:“此所以学者。”补记,第五段,同游者及记游时间。答案褒禅山山名由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B作者从“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的结论。C作者认为要到达拥有“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坚定的意志、志向)、力(不断的艰苦努力)、物(一定

    7、的物质条件),而这三者中,“志”最重要。D作者赞美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借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文章没有直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只是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一、基础检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卒葬之卒:最终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尽,达到尽头C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卒:死。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余亦悔其随

    8、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D则或咎其欲出者答案C解析C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A、B、D三项都是代词。A.第三人称代词,它。B.第一人称代词,自己。D.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3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C火尚足以明也D则其至又加少矣答案C解析C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A、B、D三项为动词活用作名词,看见的景观、心得、到达的人。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此亡

    9、秦之续耳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答案A解析A倒装句,B、C、D三项与例句句式相同,全为判断句。5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常用籍贯或出生地称人以示尊敬,如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被称为“王临川”;还有用任职之地的地名来称人的,如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B庐冢,也叫“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C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的“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北面。D浮图,也称浮屠或佛图,是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本意是佛或佛教徒。“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

    10、址”中的“浮图”指和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中关于“阴”“阳”的表述有误。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故“华山之阳”指华山的南面。二、精段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

    11、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6对下列四个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A四句中的“观”读音全都相同B的词性相同C的意义、用法相同D的意义、用法相同答案D解析A四句中的“观”都读un;B.第句和第句中的“观”是动词,“观察”“看”;C.第句和第句中的“观”是名词,“景观”。由上可知,D不正确。7下列各句中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尽吾志也而

    12、不能至者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答案B解析B和例句中的“而”均为连词,表转折。A.表递进;C.表递进;D.表并列。8“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括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下面不属于作者“所得”的一项是()A非有志者不能至也。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D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答案D解析说的是作者游览时看到的景象,与作者的游览体会无关。9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就需要有坚定的志向、足够的力量和一定的外物帮助。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有“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C选文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先写游山洞的心得,再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D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进行了赞扬,同时,对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表示惋惜。答案D解析作者并没有对古人表示惋惜。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2004161113.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231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